|
近日,在武夷山监狱第二监区的亲情帮教活动现场,除了服刑人员与家属重逢的热泪、促膝长谈的暖意,一段关于减刑政策的细致解读尤为动人…… 服刑人员俞某因犯故意杀人罪,入监已三年有余,目前在第二监区服刑。俞某认罪悔罪态度端正,积极参与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多次获得监区表扬,一心盼着早日达到减刑条件。然而,民事赔偿未履行的现实成为他减刑路上的“拦路虎”——按照规定,这直接影响了他的减刑呈报。 “我真不是故意不履行,是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俞某不止一次向管教民警倾诉。他的老家在浙江绍兴偏远农村,父亲年迈多病,家庭本就拮据,根本无力缴纳罚金。看着同监室狱友因表现良好陆续获得减刑,俞某的情绪日渐低落,改造劲头也明显减弱。亲情帮教活动前,他既期待与家人相见,又忐忑于如何开口提及减刑受阻的事,怕家人失望,更怕给本就艰难的家庭再添负担。 亲情帮教活动接近尾声,当其他家属陆续离开时,二监区副监区长裴礼良走到俞某家属面前:“大叔,耽误您一会儿,关于俞某减刑的事,我想跟您详细说说。”在便民服务中心接待室,裴礼良为俞某的父亲倒上一杯水,随后拿出相关法律法规文件耐心讲解起来。 “大叔,俞某在监区的表现一直不错,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根据法律规定,服刑人员减刑需要综合考量认罪悔罪、改造表现以及财产刑履行情况等因素。”裴礼良指着文件条款,逐字逐句解读政策细节,“您别担心,减刑工作我们始终坚持依法、公平、公正,绝不会因为家庭困难就剥夺他的合法权利。现在需要家属配合提供相关材料,我们也会全程跟进他的减刑进度,有任何困难随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力协助。” 听了裴礼良条理清晰的解释,俞某父亲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原来是这样!之前我们啥也不懂,不知道减刑还有这些讲究。”他激动地握住裴礼良的手,“太感谢您了,这番话让我心里的石头彻底落了地。您放心,我们一定全力配合,我也会写信告诉孩子,让他在里面安心改造,不辜负你们的教育和帮助。” 临走时,老人再次道谢:“你们不光管着他改造,还这么替我们家属着想,真是太贴心了。”裴礼良笑着回应:“这是我们的职责。帮助服刑人员顺利改造、早日回归社会,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也希望您多给俞某一些鼓励,让他感受到家人的温暖,这对他的改造是很大的动力。” 这场特殊的政策答疑,如暖流般温暖了俞某与家属的心田,更为俞某的改造之路注入了新动力。在二监区,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监狱民警以法为尺、以情为桥,耐心解读政策,细心化解疑虑,让法律刚性与人文温度在高墙和谐相融,指引着更多服刑人员坚定改造信念、一步步走向新生。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