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事找干部,纠纷能解决 ——上杭县临城镇打造矛盾纠纷调解“一键闭环” “持续了三年的纠纷,没想到镇里主动上门,一个月就给解决了!”清晨的阳光洒在临城镇信访接待大厅,老张握着刚办完的宅基地纠纷调解书,脸上露出了笑容。这样的场景,如今在临城镇已成为常态。 在上杭县委政法委的统筹指导下,临城镇健全矛盾纠纷调解全链条闭环机制,通过“主动接访+多元共治+闭环处置”模式,有效化解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全镇到县信访局初访同比下降50%,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把脉问诊 解决“疑难杂症” 5月9日上午,临城镇信访接待室迎来一名特殊的访客。白玉村村民曾某手持题有“为民解忧 情暖人心”字样的锦旗,眼眶泛红:“真的特别感谢大家!多亏你们费心费力帮我找到父亲的墓地,我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地了,这份恩情我一辈子忘不了!” 原来,3月12日,临城镇“主要领导接访日”当天,曾某急匆匆赶来反映,其父亲墓地消失在村新建骨灰堂附近,数日未找到,诉求帮忙找回。这个困扰他们全家多日的难题,让曾某寝食难安。 “这事必须马上办!”镇党委书记高德星当即拍板成立由挂村领导、包村干部和村“两委”组成的工作专班。第二天清晨,他们便通过走访村内60岁以上老人、组织曾经的施工方多轮现场勘测等方式,经过2天时间锁定了墓地位置,在清明节前帮曾某找回了父亲的墓地。 近年来,临城镇坚持“首接首办”原则,建立实施“每月12日党政主要领导接访日”制度,破解“责任虚化”难题。每月上旬,在临城微信公众号上宣传当月12日信访接待日,要求镇村干部通过各种渠道转发宣传,确保提高群众知晓度。接待日由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司法所长、派出所所长在信访接待室主动接待来访群众,另外由镇信访办工作人员及4名镇机关干部组成服务专班服务信访户。 镇主要领导现场研判群众诉求性质,对合理诉求明确解决路径,对不合理的诉求耐心解释政策。针对合理诉求,现场签发《信访事项交办单》,明确责任部门和办结时限,一般办结时限为一个月,实现信访问题“全链条闭环处置”,推动治理模式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干预转型,重塑干群互信关系。 “三色”处置 实现“祛病除根” 3月21日上午,随着最后一户征迁户在协议上郑重签字,临城镇国道205线上杭县背头岭至湖洋段公路项目(含富古大桥连接线)历时3年的征迁工作画上圆满句号。 据了解,该征迁户因内部产权纠纷、补偿标准异议等多重矛盾交织,成为整个征迁工作的最后一道难关。临城镇党委书记高德星带领征迁工作队,通过20多次上门走访,耐心倾听诉求,细致解读政策,最终以真诚打动征迁户,促成协议签订。 此次征迁工作中,临城镇正是运用了“三色”分类办理机制,才有效化解相关矛盾纠纷。 近年来,临城镇创新建立了“红黄绿”三色分类办理机制,推动矛盾纠纷精准化解、高效处置:对邻里纠纷等简易事项开通“绿色通道”,由村(居)挂钩领导“接单即办”,24小时内上门核实,力争2周之内调解化解;针对情况复杂的,村居或单部门无法解决的“黄色”事项,采取信访联席会的方式,调动相关部门和村居,推动实质性化解;对历史遗留的“红色”积案,实行“一案一专班”,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人大主席任组长,充分整合司法所、综治办、城郊派出所、妇联、自然资源、经管等8个单位力量,在调查核实事实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政策解释、困难帮扶、司法调解等手段化解。今年以来,该镇已化解12件历史积案,推动实现矛盾纠纷“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如今,在临城镇,群众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有事找干部,纠纷能解决。”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