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9-01 15:37:30

漳州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以“点线面”立体防控体系护航夏季平安

作者:蔡欣利 林巧玲 黄晓岚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用汗水浇灌平安

——漳州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以“点线面”立体防控体系护航夏季平安

当高温与夜色交替笼罩城市,有一群身影,始终穿梭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他们头顶警徽,身着藏蓝,用汗水浇灌平安,用坚守回应期待,他们是漳州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民警。

景中有“警”

锚定平安坐标点

波光粼粼的江岸步道蜿蜒伸展,悦耳动听的音乐喷泉随旋律起舞,流光溢彩的夜景灯光点亮夜空,热烈盛开的稻田花海暗香浮动……夏日的龙江岁月园区吸引着八方游客,高峰时期日均人流量突破2万人,成为漳州市高新区的网红打卡地。

然而,景区要素繁多、人员密集,安全防控的弦时刻都不能松懈。为此,高新区分局在园区核心位置设立集巡逻防控、应急处突、便民服务、法治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龙江岁月警务站。

警务站以“高新区分局巡特警”驻点警力为核心支撑,常态整合分局交警铁骑、社区民警、市公安局支援警力及警务助理,实现街面警力成建制前置。针对火灾、溺水、突发疾病、群体性事件等风险,警务站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不断提升景区工作人员与各部门的协同处置能力,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快速响应、高效处置。

“这位置是我先坐的……”近日,在龙江岁月园区的一家江景餐厅里,两位游客因争抢观景座位发生激烈争执,双方言语冲突不断升级。接到报警后,警务站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将双方分开冷静,并分别了解情况。民警耐心释法说理,强调公共场所文明秩序的重要性,并协调餐厅为双方安排满意的座位。一场风波不过半小时,便消弭于无形。

此次高效处置是警务站日常守护的生动缩影。龙江岁月警务站默默守护园区的惬意与热闹,通过“平安加码”夯实主防根基,让每一位游客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城市的温度与安全感。

夜巡不歇

编织夏夜防护线

每晚6点至次日凌晨2点,高新区分局的民警穿梭在夜市街巷,荧光背心上的反光条与警车闪烁的警灯交相辉映,在夜色中织就一道安心的光带。“晚上民警经常来巡逻,街面警灯闪烁,出来散步、做生意都觉得踏实多了!”商户王先生的点赞道出了群众的心声。

针对夏季夜间人员流动密集的特点,高新区分局坚持“重点覆盖、动态调整、快速响应、协同联动”原则,整合巡警、派出所警力,严格落实“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在商圈、夜市、公园、主次干道等重点区域展开“车巡+步巡+视频巡”立体化防控模式。同时,巡逻车全程开启警灯,步巡警力佩戴反光标识,用“警灯常亮”机制让“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成为常态。

7月的一天凌晨,民警小周巡逻至夜市小吃摊时,敏锐察觉到一名男子行为异常。他在人群中快速穿梭,目光频频扫向他人的口袋背包,压低身形的动作与悠闲逛吃的群众形成鲜明对比。

经验丰富的小周立刻意识到这是个小偷,便暗中盯防。就在该男子伸手拉开一个女士的背包时,小周发出一声低喝:“住手!”并迅速和队友冲了上去,3秒就将其按倒在地。“刚反应过来,人就被制服了!”周遭的群众纷纷惊叹道。

这场闪电战般的处置是高新区分局巡逻机制的生动实践。通过重点覆盖、动态调整、快速响应的防控策略,该局用警灯为夜间经济筑起一道道看得见、摸得着、靠得住的流动防线。

清患筑盾

构筑立体防控面

8月13日,台风“杨柳”即将登陆,高新区分局组织警力对辖区内低洼地段、易积水路段、危旧房屋、电力通讯设施等进行拉网式排查,并联合住建、城管等部门督促责任单位加固或拆除松动的广告牌、悬空线缆等。

事实上,这样的守护行动贯穿整个夏季,在持续推进的安全防护工作中,高新区分局构筑起立体防控面,全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该局重点强化行业场所监管力度,检查旅馆、网吧等场所的经营资质、实名登记及消防通道畅通情况,严查涉黄赌毒违法活动,督促整改安全隐患。同时,同步排查出租屋租住人员信息,严管物流寄递“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制度。此外,精准打击盗抢骗、电诈等违法行为,深挖犯罪网络,从源头消除风险隐患。

“你好,请接受下检查。”日前,高新区交警大队民警手持强光手电,示意车辆靠边,并查看驾驶员的驾驶证、行驶证,仔细询问行程。

高新区交警大队聚焦交通复杂区域,优化重点路段、时段警力部署,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严查酒醉驾、“飙车炸街”、车辆乱停放等违法行为,全力保障道路畅通,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

从景区到街巷、道路,从白天到深夜,高新区分局以“点线面”立体防控体系,生动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理念——让每一处“点”的安全可感,每一条“线”的守护可见,每一个“面”的保障可靠,全力绘就盛夏平安画卷。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