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岂曰无名 山河为证 ——福建省国家安全机关以沉浸式教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这些泛黄的文件和斑驳的物证,是无声的丰碑,更是穿越时空的警钟!”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岂曰无名·山河为证”主题展览现场,参观者驻足凝望展板上的历史印记。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连日来,福建省国家安全机关创新开展“送展进机关、进校园、进乡村”活动,让隐蔽战线抗战精神如星火燎原,在八闽大地绽放新时代璀璨光芒。 隐蔽战线的壮烈史诗 “当白山黑水燃起烽火,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早已悄然打响。”在福建省气象局、鼓楼区人民检察院等党政机关,在龙岩国家安全教育暨中央苏区隐蔽斗争历史展等国家安全教育基地,24块展板以“抗战时期党的隐蔽斗争方针与专门机构”“推动建立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获取日伪战略性内幕性情报”“保卫延安和抗日根据地建设”四个部分,重现隐蔽战线英雄的惊险往事。泛黄的电报稿上,密密麻麻的密码符号见证着地下情报传递的惊心动魄;斑驳的旧地图上,标注着党的地下交通线的隐秘节点。 “地下党员如何在日军眼皮底下传递情报?”“密码破译有多复杂?”面对观展人员的追问,国家安全宣讲员以“揭破远东慕尼黑阴谋”为引,讲述党的隐蔽战线工作者,屡建殊勋,化身情报尖兵,将战略机密化作破敌利刃的制胜关键。“这不是虚构的传奇,而是用鲜血铸就的历史丰碑!”国家安全宣讲员动情地说。 童心照见的精神火种 “原来课本里的无名英雄就在我们身边。”在福州,一群平均年龄不到7岁的“小萌警”,眼睛发亮地听着国安宣传员讲述“黄土岭设伏围歼,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的故事。在厦门,孩子们通过合唱改编歌曲《家宁·国安》将课堂变成剧场,在歌声中理解“无名英雄”的牺牲精神。 在宁德,祥榕中学特别设计的“三个一”教育套餐——流动展览、互动课堂、主题实践,让抗战精神在少年们心中生根发芽,“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正在被续写。“这不是简单的参观,而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祥榕中学的黄老师感慨,“当孩子们把‘国·安’的书签夹进课本时,我们看到了精神传承的火种。” 乡土浸润的红色基因 “小时候听长辈说过台儿庄大捷的故事,今天才知道那些故事背后的惊心动魄。”70多岁的永泰县春光村村民陈大爷,在晒谷场的“红色茶话会”上与老党员围坐畅谈。流动展板与抗战故事的结合,让隐蔽战线历史在田间地头接续传唱。 宣讲员讲述地下党员智破日军密电的惊险时刻,村民在茉莉花香中沉浸式感受历史的回响。“我们特意把展板搬到劳作间隙,让红色记忆融入乡土生活。”驻村干部王警官表示,“村民通过观看展览,让抗战精神代代相传。” 精神丰碑的时代回响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展览结尾处,抗战精神四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刻在民族脊梁上的精神密码。 正如展板上那醒目的标语:“他们独行于黑暗,却用热血照亮民族解放的征程;他们的名字鲜为人知,但功绩早已融入山河血脉。”在八闽大地的山山水水间,新时代的国家安全防线正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隐蔽战线的荣光。当历史回响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必将涌现出更多“无名而伟大”的守护者。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