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9-03 17:42:20

南平市延平区司法局茫荡司法所探索文化矫正教育新模式

作者:本报记者 陈浩 通讯员 王婷麒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用文化温度点亮新生之路

——南平市延平区司法局茫荡司法所探索文化矫正教育新模式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之城,南平市延平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传承,孕育了延平四贤文化、郑成功文化等宝贵精神财富。近年来,延平区司法局茫荡司法所立足区域文化优势,打破传统社区矫正教育模式局限,探索“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矫正”教育新模式,切实提升社区矫正质效。

以“学”为基

本土文化走进矫正课堂

为让社区矫正对象真正接纳教育、内化认知,茫荡司法所在“学”字上做文章,将延平四贤的治学修身之道、郑成功的爱国精神,系统纳入社区矫正学习教育体系,构建“德法并举”的教育框架。

不同于以往枯燥的理论宣讲,该所结合延平本地历史典故,充分发挥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作用,用“讲故事”的方式解读传统文化,以本地先贤人物的鲜活事迹教育感化本地社区矫正对象。一个个贴近本土的历史片段,让社区矫正对象在熟悉的文化语境中,逐步卸下心理防备,主动接受思想熏陶。

以“悟”为要

精神力量融入内心深处

为避免学习流于形式,该所在“悟”字上下功夫,通过“实地参观+分享交流”的方式,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将所学知识内化为个人的理解和感悟。

该所定期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前往茫荡镇安丰银台山,参观闽北首座郑成功纪念馆,馆内陈列的珍贵文物、历史图片与文字资料,生动呈现郑成功驱荷复台、捍卫国家领土的壮阔历程。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社区矫正对象亲身感悟郑成功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

同时,该所每月举办的“社矫净心,书香随行”学习会成为常态化交流平台。“我们从《杨时家训》中收获启示,即择友的重要性,朋友要择善而交。”“《紫阳朱子家训》蕴含着深厚的人生智慧,应该作为我们今后立身处世的准则。”社区矫正对象结合自身经历,谈体会、写心得。

截至目前,该所共举办读书会11场、撰写阅读心得25篇、分享学习体会15人次。在一次次的思想碰撞中,传统文化中的诚信、友善、担当等价值观,逐渐成为社区矫正对象增强认罪悔过意识、重塑自我的精神指引。

以“行”为实

向善之举助力融入社会

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社区矫正对象用行动证明改变。只有将“学”与“悟”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融入社会。为此,茫荡司法所在“行”字上见成效,通过构建“学习——领悟——践行”的闭环模式,组织开展“知行合一”系列公益活动,让社区矫正对象在实践中传递正能量。

该所通过借助社区服务、敬老院助老、参与普法宣传等公益活动渠道,加深社区矫正对象对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正向体验,并落实成具体的向善之行。目前,社区矫正对象共参与普法宣传活动5场,开展社区服务50余人次。

文化的浸润与实践的磨砺,不仅让社区矫正对象实现了自我救赎,更催生出温暖的社会回响。“一位社区矫正对象在解除矫正后,为回报社会,利用自己经营的针织厂作为社区矫正对象临时就业基地,通过提供工作岗位、就业培训,助力更多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茫荡司法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茫荡司法所实现社区矫正对象零脱漏管,且无一例重新违法犯罪,一人因学习认真、表现突出成为延平区首例获得表扬的社区矫正对象。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赋予矫正工作的独特魅力,更是用文化温度点亮社区矫正对象新生之路的生动实践。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