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9-04 15:31:32

竹林深处讨债记

作者:本报记者 汤仙念 通讯员 黄玲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余法官,您这会儿有空不?我给您送感谢信来!”近日的一个清晨,顺昌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办公室的电话里传来竹农老戴略带沙哑却难掩激动的声音。

放下电话,法官余世强快步下楼。院门口的阳光下,老戴黧黑的脸上堆着憨厚的笑,手里紧紧攥着两样东西:一面红底金字的锦旗,“公正执法,热心为民”8个大字在晨光里格外鲜亮;还有一封折得整齐的信,边角被粗糙的手指磨得有些发白。“钱收到了,一分不少!”老戴握住余世强的手,掌心的厚茧蹭得人发疼,“这钱,可救了俺家的急啊!”

望着老戴微驼的背影消失在街角,余世强想起几月前,这位竹农站在自家竹林长吁短叹的模样。

顺昌的竹海连亘百里,2022年清明刚过,春笋正破土的时节,老戴的竹林里热闹得很。他踩着晨露钻进竹林,弯刀起落间,粗壮的毛竹“咔嚓”倒地,竹梢扫过晨雾,带起一串水珠。那年,竹制品商人余某找上门,一口气订了两车毛竹。

接下来的半个月,老戴和老伴每天天不亮就上山。他砍竹,老伴在一旁捆扎,竹枝划破手背也顾不上处理伤口。傍晚,装货车摇摇晃晃驶离时,老戴望着车尾灯,数着日子盼货款——那10223元,是孙子的学费,是老伴的药钱,是一家人大半年的指望。

可日子一天天过,货款像掉进了竹海深处的石头,没了声响。老戴骑着摩托车跑了十几趟余某的加工厂,要么被门卫拦在外面,要么听余某在电话里叹苦经:“再等等,资金周转开就给。”

直到2023年盛夏,老戴终于堵到了余某。对方在树荫下写了张欠条,红手印按下去的那一刻,老戴盯着那墨迹,觉得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没想到,这张欠条成了“空头支票”。电话打多了,余某干脆不接;再上门,加工厂的铁门从里面锁得死死的。

2024年开春,老戴揣着欠条走进法院时,手背的裂口还沾着竹屑。“法官,俺不懂啥大道理,就想拿回辛苦钱。”他的声音带着哭腔。法院判决很快下来,可余某依旧不露面。

案件交到余世强手里时,已是2024年深秋。他第一时间驱车赶往余某的加工厂。车子钻进竹林深处,远远就看见厂区的铁门锈迹斑斑,门柱上“××竹制品厂”的牌子被风雨侵蚀得只剩模糊的轮廓。

“这厂子早停了!”旁边菜地的菜农直摇头,“厂子欠了一屁股债,工人的工资都拖了大半年,前阵子还有人来堵门呢。”

余世强心里一沉。这哪是简单的货款纠纷?铁门背后,是老戴的生计,还有一群工人的期盼。他立刻启动法院与公安局联动的精准查控机制,屏幕上的数据一行行滚动:余某名下有笔刚到账的加工费,还有一辆登记在妻子名下的货车。

“扣!”余世强当机立断。三天后,10223元货款打到老戴的账户上。更让人欣慰的是,通过这笔执行款和后续拍卖车辆的钱,7名工人被拖欠的工资也一并结清。有个在厂里干了5年的木工,拿到钱时红了眼眶:“终于能给娃交学费了。”

对于余世强而言,这起案件的执结只是他日常工作的寻常一页。刚整理完案卷材料,他又准备奔赴下一个执行现场。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