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9-04 15:31:32

莆田市荔城区检察院反诈护“苗”进行时

作者:陈静 陈琦 方园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学生返校、新生入学进入高峰期,诈骗分子也将目光聚焦涉学群体,各类“冒充学校收费”“虚假入学指标”等骗局频发。为筑牢校园及家庭反诈防线,莆田市荔城区检察院在依法严惩诈骗犯罪的同时,始终将“预防教育”贯穿全程,将反诈法治保护延伸至未成年人生活的各个场景,用司法力量为新学期保驾护航。

进村宣传全覆盖

农村涉学家庭往往是反诈宣传的薄弱环节。为切实消除这一盲区,荔城区检察院将反诈宣传阵地直接“搬”到村民家门口。

“诈骗分子总是利用大家关心孩子、怕耽误孩子学习的心理,编造各种理由诱导你们转账。一定要电话和班主任老师确认!”近日,在荔城区北大村的便民广场、村口集市等人员密集区域,检察干警围绕“冒充学校工作人员收取赞助费”“虚假入学指标”“课后辅导缴费诈骗”等高频涉学骗局,结合真实案例拆解诈骗套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逐一戳破诈骗分子的伎俩。

检察干警还向村民发放反诈宣传手册。手册不仅清晰列出涉学诈骗的常见手段,还特意标注报警电话、维权途径等使用信息,方便家长查阅。“以前还总是担心自家孩子上学遇到诈骗,现在手册上写得明明白白,遇到情况也知道该咋办了!”一名村民拿着反诈手册说道。

沉浸式法庭教育

不久前,随着法槌落下,一场针对涉诈骗案件的庭审在荔城法院正式开庭,旁听席上坐着的是来自辖区学校的多名学生。为了让青少年在司法实践中直观感受到法律的威严,荔城区检察院创新普法形式,将法治课堂“搬”进审判庭。

从法庭调查中对证据的逐一核查,到举证质证环节控辩双方的观点交锋,再到法庭辩论时对法律适用的严谨到法庭辩论,环环相扣的庭审流程让学生快速沉浸其中,直观了解诈骗案件的庭审逻辑与法律依据,也在沉浸式体验中掌握了识别诈骗话术的实用技巧。

“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今天听了庭审才知道,原来骗子的手段这么隐蔽。”一名学生在庭审结束后向检察官感慨道。这种“以案释法”的沉浸式教育让抽象的法律知识变得生动可感,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识别诈骗的技巧,更在他们心中种下“尊法守法、警惕诈骗”的种子,为青少年筑牢反诈思想防线。

暑期互动趣味化

暑期是青少年脱离校园监管、易遭遇诈骗的关键时期。荔城区检察院依托夏令营、大学生交流会等平台,开展“电信网络诈骗的识别与防范”主题普法活动,以轻松易懂的形式增强青少年反诈意识。

活动中,检察官摒弃传统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以校园真实案例为切入点——从“学生因刷单兼职被诈骗2000元”到”大学生轻信‘客服’退款泄露银行卡信息”,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鲜活案例引发学生强烈共鸣。在互动环节,检察官还设计了“反诈情境模拟”游戏,让学生扮演“被骗子诱导转账”的角色,通过“如何拒绝对方要求”“如何向家长、老师求助”等实战演练,掌握应对诈骗的关键步骤。

“以后遇到有人让我扫码转账,我一定会先和爸妈确认。”参与活动的学生小林说道。这种趣味化、场景化的普法形式,不仅让反诈知识入脑入心,更有效增强了青少年的自我防范意识,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加设了一道牢固的“反诈保险锁”。

新学期伊始,荔城区检察院将继续发挥刑事检察职能,通过法治“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等多种形式,开展更多接地气、有实效的反诈宣传活动,把反诈知识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家长,以司法之力护航未成人健康成长。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