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解纷“一扇门” ——永泰县综治中心“三全”模式炼成矛盾纠纷化解“金钥匙” 日前,一场持续17年的土地纠纷在永泰县白云乡综治中心画上句号。69岁的黄某与同村刘某因老宅门前责任田权属问题长期争执,村委会多次介入未果。今年7月,矛盾进一步升级,乡综治中心迅速启动“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联动派出所、司法所、国土所及村委会组成工作专班,通过实地勘察和情理结合的方式,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 “老伙计,我们再也不用为这块地吵架了。”签署协议时,黄某握着刘某的手感慨道。这起历时漫长的纠纷的圆满解决,成为永泰县综治中心高效运作、多元协同的有力见证。 有效化解基层矛盾,不仅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更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今年以来,永泰县紧紧围绕“只跑一地、只进一门”目标,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契机,创新推行“全量建库、全链闭环、全域感知”的“三全”工作模式,不仅实现了资源整合与流程重塑,更推动基层治理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警”、从“单打独斗”迈向“协同作战”,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弭于萌芽。 多元解纷“一扇门” 实现群众解纷“只进一扇门”,关键在资源整合与机制创新。永泰县综治中心通过“常驻+轮驻+随驻”机制,集约整合政法、信访、人社等29个部门的调处力量。其中,县信访局、法学会、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智慧永泰”管理服务中心4家单位实现整体入驻,形成“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协同处置”的一体化运行架构,真正实现从“多口分散”到“一站汇聚”的转变。 整体入驻不仅强化了阵地共建、人员共用和资源共享,更推动了初信初访“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入驻后,我们与综治中心其他单位实现了无缝衔接,初信初访一律由中心先行调解、多元化解,力争把矛盾解决在成访成讼之前。”永泰县信访局负责人表示,重复信访事项则严格遵循信访工作法治化“流程图”进行规范流转,确保办理依法、高效、闭环。 今年8月,某乡村民程某因邻居翻建旧宅引发纠纷,多次投诉未果后走进了永泰县综治中心信访窗口。中心当天即启动联调机制,经多轮实地勘察和专业调处,不到一个月便化解了这起持续数月的矛盾。 集成力量在涉企纠纷中同样成效显著。暑假来临,永泰县迎来了旅游高峰,然而当地知名某文旅公司却因控股股东离世陷入股权继承僵局,企业运营几近停摆。 “此案涉及核心股权变更,当事人众多,若处理失当,极易引发股东内耗,危及企业存续。”永泰法院立案庭庭长林世文道出了案件的敏感性。面对可能拖垮企业的复杂局面,永泰法院法官依托综治中心平台,迅速启动涉企纠纷先行调解程序,将案件导入“亲清法企会商厅·永阳商和室”开展调解。 在多部门协同发力下,仅仅两小时,双方便从对抗走向合作,达成调解协议并明确了股东变更登记路径,一场可能拖垮企业的危机得以高效化解。“矛盾处置既稳且快,若处理失当,矛盾极有可能升级,对企业甚至整个产业都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永泰县青年企业家商会会长余鸿辉对此高度评价。 精准研判“治未病” 综治中心的价值,不仅在于“事后解决”,更在于“事前防范”。永泰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建新指出:“我们不仅要高效化解已发矛盾,更要构建对潜在风险的敏锐感知与源头防控能力。”以县、乡两级综治中心为中枢,永泰县依托“日登记、周排查、月会商”机制,全量归集矛盾信息,构建起“全域覆盖、全量归集、精准研判”的风险感知体系,努力做到风险隐患早发现、矛盾纠纷早化解。 该体系通过“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数据驾驶舱”,实时汇聚12345平台、网格摸排、部门业务等多源数据,生成全县矛盾风险态势图,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防风险”。中心按低、中、高设定风险等级与办理时限,确保即接即办、动态清零。 “我们坚持‘应收尽收、日统日清’,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全量归集矛盾信息,动态更新县级基础数据库,并依托‘榕易调’系统实现‘一案一单一码’进度可查。”永泰县委政法委副书记陈文介绍。 2025年3月,永泰县综治中心召集公安局、司法局、信访局、人社局、12345平台等部门,对全县高频诉求及重点难点矛盾纠纷、风险隐患进行会商研判,并对各乡镇或各部门高发、易发矛盾风险进行点对点的预警。 因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类纠纷呈上升趋势,樟城镇综治中心接到县综治中心发出的风险提示函。经核查,某小区物业在公共区域安装地锁,影响车辆通行并导致剐蹭事故,引起居民不满继而引发投诉。镇综治中心联合城关派出所、县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现场查看并调解,最终依法拆除违建路障,排除安全隐患。“没想到综治中心主动上门,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业主表示。 类似的,长庆镇村民侯某因宅基地纠纷多次以不同原因向不同部门反映诉求,信息看似孤立,但镇综治中心通过每周排查机制进行数据碰撞,识别出其为同一矛盾的不同侧面。“我们实践中发现,群众常因不清楚该找哪个部门而多方反映,线索显得零碎。但综治中心的排查机制,能够快速识别关联线索,使我们精准把握矛盾全貌,从而实现早介入、早化解。”长庆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余巧生说。镇综治中心提前组建专项调解组,仅用两天便促成和解,避免了矛盾升级。 2025年,永泰县综治中心累计下发风险提示函36期,推动化解复杂疑难纠纷32件,全县综治中心受理矛盾纠纷2098件,化解率达98.14%,真正实现了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警”转变。 案结事了“终点站” 矛盾纠纷化解,核心在“事心双解”,关键在“处置闭环”。永泰县综治中心通过构建“群众点单、中心派单、部门接单”机制,完善“四步十调”流程,确保每起纠纷从受理到回访全程闭环、有机衔接,并在依法处置中注入人文关怀,实现“末端解困、托底暖心”。 2025年5月,农民工鲍某、黄某等人被分包单位拖欠工资,虽事实清楚,但调解一度陷入僵局。综治中心随即启动联 动程序,联合人社局、住建局等部门组织二次磋商,一方面向企业阐明恶意欠薪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引导工人依法维权,最终促成欠薪全部支付。“多亏了综治中心帮忙,要不然我们的血汗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要回来。”拿到工资的农民工激动地说。 而对一些特殊案件,中心更强调柔性化解与情感修复。 李女士与王先生因长期性格不合、家庭矛盾激化导致感情破裂,双方均同意离婚,但就孩子小宇的抚养权问题争执不下。王先生系独生子,李女士父母仅有两位女儿,双方家庭均要求抚养小宇。亲友多次调解未果,矛盾逐步升级,双方来到了永泰法院清凉法庭。 案件受理后,清凉法庭第一时间与清凉镇综治中心联动,运用“清青茉莉”2.0工作机制,特邀永泰县妇联工作人员与律师组成调解小组,共同参与到纠纷化解中来。调解小组多次组织“背对背沟通+面对面协商”,引导双方当事人跳出“争夺”思维,最终创新采用“上学+寒暑假”轮流直接抚养模式,最大化保障未成年人权益。 案件调解后,三方还于今年6月联合开展回访,持续关注孩子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我们不仅要做法律的执行者,更要做情感的修复者。”承办法官如是说。 对于历史遗留的“骨头案”,中心还创新运用社会救助、司法救助、信访救助等多元方式协同发力,努力实现实质性化解。这种既讲法度又不失温度的闭环机制,确保了每一起纠纷都得到有效跟踪和妥善处置,更增强了群众获得感与信任度,凸显了综治中心“终点站”式的托底作用。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