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压在心里9个月的‘石头’终于落地了,谢谢你们把这难事儿解决得明明白白!”近日,在周宁县纯池镇政府会议室,拿到1.5万元赔偿款的许某,握着纯池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的手再三道谢。这起由荒田野外用火引发、曾让当事人走上信访路的山林损害赔偿纠纷,终在镇综治中心、司法所与村委会的三级联动下,画上圆满句号。 2024年11月28日,一场意外打破了纯池村的平静——徐某未经批准擅自野外用火,火焰失控蔓延至相邻的许某山林,导致约9亩林木被损毁。看着焦黑的山林,许某又急又气,多次找徐某协商赔偿,可双方在赔偿金额、赔付方式上始终谈不拢。许某认为林木损失惨重,1.5万元赔偿远不能弥补;徐某则觉得责任划分有争议,不愿痛快掏钱,矛盾就此陷入僵局。 眼看协商无果,山林恢复遥遥无期,许某的情绪越来越激动,于今年8月17日选择通过信访渠道寻求帮助。接到信访线索后,纯池镇综治中心与纯池司法所立刻行动,将这起纠纷列为重点攻坚案件,第一时间联合纯池村委会成立专项调解小组。调解小组没有急于组织双方碰面,而是派出工作人员多次前往火灾现场,对照山林权属证明实地丈量受损面积,核对损毁林木种类与数量,用客观证据夯实调解基础;与此同时,村干部主动上门,分别与徐某、许某拉家常,一方面安抚许某的焦虑情绪,倾听他对赔偿和山林清理的诉求,另一方面向徐某解读野外用火的相关法律规定,明确其应承担的责任,缓解他的抵触心理。 可调解刚一开始,就遭遇“拦路虎”。第一次面对面协商时,许某一提起受损的山林,情绪就格外激动,坚持要提高赔偿金额;徐某则因担心承担过多责任,态度强硬。双方一言不合就吵了起来,调解被迫中断。 面对僵局,调解小组迅速调整策略,改用“背靠背”沟通,对许某,工作人员拿出现场勘查数据,结合当地林木市场价值,详细核算合理赔偿范围,劝说他理性看待损失;对徐某,从法律责任和邻里关系双管齐下,告诉他主动承担赔偿既是法律要求,又能减少矛盾对邻里感情的影响。村委会干部也持续跟进,时不时带双方去看看待清理的山林,让他们直观感受解决问题的紧迫性。 经过多轮沟通协调,双方的态度逐渐软化,对赔偿金额的分歧慢慢缩小。8月26日,在镇综治中心、司法所工作人员和村委会干部的共同见证下,徐某与许某达成一致意见:徐某支付1.5万元赔偿金,由村委会负责收取转交;村委会在10日内组织人员清理受损山林,费用由村委会承担。拿到赔偿款许某,当场签下收款确认凭证,并承诺不再就此事追究徐某的责任。 至此,这起历时9个月、涉及信访环节的山林损害赔偿纠纷成功化解。纯池镇通过“镇+村+司法所”的三级联动模式,用耐心打破僵局,用务实解决问题,不仅帮当事人挽回了损失,更守住了基层的和谐稳定,让“矛盾不上交”的治理理念落到实处。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