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于微末 “安”在万家 ——漳州市公安局芗城分局治安大队用行动绘就平安图景 平安幸福,是百姓最朴素的愿望,是社会最坚固的基石。 何谓幸福?漳州市公安局芗城分局给出了答案——以忠诚为底色,以担当为使命,日复一日耕耘,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转化为守护万家灯火的坚实行动。今年1月至8月,芗城区违法犯罪警情下降28%,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警力下沉 汲取平安力量 基层稳,则大局安。芗城分局锚定基层,将“警力下沉、重心下移”作为工作核心,把平安的触角延伸至街巷阡陌、千家万户。 “基层治理是社会治安稳定的基石,警力下沉势在必行。”芗城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陈清锋介绍道。在该大队推动下,芗城分局以辖区75个社区警务室为前沿阵地,让民警深入社区,贴近群众,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 “老李就像我们的自家人,大事小情都能想在我们前头。”巷口街道的王阿姨由衷赞叹。王阿姨口中的老李是社区民警李明光,他不仅是社区的“活地图”,更是矛盾纠纷的“解铃人”。在芗城分局,像老李这样的社区民警有75位,他们积极联合社区干部、司法调解员、律师等力量,共同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力争“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去年以来,依托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芗城分局治安大队联合各方力量调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经济争议等各类纠纷1723起 ,筑牢了社区和谐的“第一道防线”。 下沉的警力不仅带来平安,更带来了便利。该治安大队积极推动基层警务室成为服务群众的“前沿窗口”,大力推行“一窗通办”“延时服务”“周末预约”“绿色通道”等便民举措,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户政、身份证等多项业务。 监管提质 以规范促和谐 “基层基础工作要从‘粗放式’迈向‘精耕细作’。”陈清锋表示,在该大队的推动下,芗城分局率先在全市建立主防中心,同时牵头制定标准化手册、搭建风险防控闭环、传承社区警务经验,培育群防群治力量,让基层基础工作往深处推进。 宾馆旅店、娱乐场所、洗浴按摩店等人员密集场所,既是城市活力的窗口,也是治安管理的关键场所。“我们大队突破单一执法局限,与文旅、市场监管等单位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线索移交、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陈清锋介绍,该大队对行业场所严格落实“实名登记百分百、安全巡查常态化、技防设施全覆盖”等硬性要求,特别是严把“未成年人禁入”关,确保经营行为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同时,该大队推动监管升级,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重点时段突查”相结合的模式,高频次、高密度开展场所检查,尤其是对群众深恶痛绝的“黄赌毒”现象,始终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精准发力。 2024年以来,该大队共开展场所检查75次,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12处,依法查处违法违规场所7家,有效净化了社会风气,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 今年年初,在漳州市公安局统一指挥下,芗城分局打掉一个网络赌博犯罪团伙。该团伙通过发展下线代理大肆招揽境内赌客参赌,涉案金额巨大。专案组展开集中收网行动,一举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7名。这正是强化监管、精准打击的有力印证。 服务升级 增强群众体验 “没想到这么晚还能帮我们办理,太感谢你们了!孩子可以参加考试了,我们全家都安心了。”今年6月6日,一名学生家长对该治安大队户籍窗口民警连声感谢道。 原来,当天下午5时,一名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发现自己的身份证不慎遗失。户籍窗口工作人员立即启动“延时服务”机制,在核实身份信息后,迅速开通“高考绿色通道”,为该考生加急办理临时身份证明。同时,积极协调户籍系统后台,确保信息同步准确,减少等待时间。办理过程中,工作人员一边安抚考生情绪,一边细致核对资料、快速办理,仅用不到20分钟,就将一张临时身份证交到考生手中。 高考的便民举措仅是户籍窗口工作的冰山一角。公安户政窗口作为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是连接政府与百姓之间的桥梁纽带。近年来,芗城分局治安大队户政窗口民警辅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持续优化服务举措,切实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真正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 为持续落实便民举措,芗城分局分别在东铺头派出所、通北派出所、石亭派出所开设“一站式”服务窗口,户籍、身份证、交警、出入境等业务都能办理,真正实现了“家门口的服务”。同时,该治安大队依托政务平台,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通网上办事平台,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办理部分业务,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今年以来,窗口服务群众满意度达到100%。 在芗城分局治安大队,每一项工作的开展,每一起案件的侦破,每一次服务的延伸,都是对“人民公安为人民”庄严承诺的生动践行。未来,该大队将继续聚焦主责主业,创新治理模式,提升服务效能,为绘就更安全、更和谐、更幸福的“平安芗城”新画卷贡献源源不断的“治安力量”。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