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亩粮田“重生”记 ——武平县检察院公益诉讼助力破解耕地恢复难题 8月的清晨,武平县某乡镇的田园绿意盎然,一片刚完成复垦的土地裸露着新泥,静待新生。 这块面积达8790平方米的基本农田,曾被违法占用建设水泥预制品厂,造成耕作层破坏,种植功能丧失。2021年,自然资源部门作出行政处罚,法院也裁定由当地镇政府组织实施复垦,但复垦工作一直未依法开展。随着检察机关的介入,这一持续多年的复垦难题得以逐步解决。 深入排查摸实情 2023年4月以来,武平县检察院开展占用基本农田“裁执分离”类案件公益诉讼专项行动。结合上级移交的线索,通过调阅近5年的执法卷宗,系统梳理违法建筑位置、面积及处罚执行情况,排查出9件尚未执行到位的案件,非法占用基本农田共27亩,其中8处基本农田仍被占用从事非农活动,1处虽已拆除违建物,但未恢复种植条件。 为全面掌握情况,该院公益诉讼办案组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调查,询问相关人员,并借助无人机航拍取证。“从空中看,这些违建物就像一块块“伤疤”,与周围农田形成反差。恢复耕地过程普遍面临历史遗留问题复杂、当事人配合度不高等现实困难,难以推进。”承办检察官回顾取证过程时介绍道。 多元施策促整改 为有效推动恢复耕地种植条件,武平县检察院结合具体案情,采取公开听证、检察建议公开宣告送达等方式,面对面展示受损耕地现状,阐明行政机关的职责和法律依据,并听取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人民监督员的意见建议,汇聚众智,共商解决方案,增强法律监督实效。 在充分沟通协商、凝聚共识的基础上,武平县检察院依法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承办检察官在送达检察建议时表示:“检察监督不是零和博弈,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耕地。近年来中央一再强调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严格管控‘非粮化’‘非农化’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若不及时恢复被占基本农田,容易产生负面示范效应,增加后续保护成本,影响耕地保护实效。”属地政府负责人对此回应道:“我们将积极沟通协调,依法推进相关工作,争取尽快完成拆除和复垦工作。” 持续跟进见成效 检察建议发出后,武平县检察院通过电话跟踪、现场走访等方式,持续跟进整改进展。随着违法建筑陆续被拆除,一车车肥沃的耕作层土壤被运至现场覆盖表层,挖掘机对受损耕地进行整理,逐步将该地恢复成标准的基本农田。 收到相关部门发出的整改回复后,公益诉讼办案组和人民监督员开展实地“回头看”。某乡镇政府负责人表示:“困扰多年的耕地恢复难题终于解决了,既强化了耕地保护,还具有警示教育意义。今后我们将落实好属地政府的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截至目前,武平县9处违法建筑物被拆除,27亩基本农田恢复耕种条件,重焕生机。 从“执行受阻”到“多方协同”,从“耕地破坏”到“复垦复绿”,检察公益诉讼正成为保护耕地、促进依法履职的有效方式。下一步,武平县检察院将继续深化协作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配合,建立健全“线索移交、问题共商、整改同督”的长效工作机制,共同筑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法治屏障。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