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怕回家,更怕社会不接纳我,没身份证、没医保,日子过得没盼头。现在帮教小组帮我解决生活难题,有地方住、看病也不愁,我一定好好守法,好好生活!”近日,70岁的卢某握着崭新的身份证和医保卡,眼眶泛红地向南平市延平区司法局西芹司法所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从“出监门”到“入家门、融社会”,卢某的人生转折,要从几个月前西芹司法所的一次提前介入说起。 当时,西芹司法所收到某监狱发来的一份评估报告:服刑人员卢某即将刑满释放,但他属于典型的高龄“三无”人员——70岁,无家人联系、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且身患隐疾,再犯罪风险较高。 “不能让老人刚走出监狱,就陷入无家可归的困境!”收到报告的第一时间,西芹司法所所长就带着工作人员行动起来。他们一边向上级汇报情况,争取支持;一边联动当地派出所、民政办和村委会,组建起临时工作小组,一场“寻亲衔接”行动就此展开。 “卢某早年和家人闹过矛盾,这么多年没联系,亲属会不会不愿接纳他?”带着这样的顾虑,工作人员先对卢某的社会关系进行深入调查,最终联系上卢某的亲属。 初次上门沟通,工作人员就碰了壁。亲属的抵触情绪,让工作一度陷入僵局。但工作人员没有放弃,继续多次上门沟通,不仅详细介绍卢某在监狱里的改造情况,还反复提及卢某对家人的思念。 一次次耐心沟通,一遍遍情理疏导,终于融化了亲属心中的“坚冰”。“既然政府都这么帮他,我们做亲人的,也不能不管。”亲属终于同意接纳卢某,为他解决了“住有所居”的核心难题。 卢某刑满释放那天,西芹司法所工作人员早早便赶到监狱门口等候。工作人员与监狱民警严格核验卢某的身份信息、释放证明等法律文书,逐项办理衔接手续,确保人员、信息“双无缝”交接后,才带着卢某踏上归途。 回程的路上,工作人员像拉家常一样和卢某聊天,从生活习惯聊到未来打算,慢慢缓解他对新生活的焦虑。同时,针对卢某的情况,工作人员迅速建立安置帮教工作档案,签订帮教协议,并组建由司法所工作人员、民警、村干部、亲属组成的帮教小组,量身定制包含心理疏导、普法教育、生活帮扶的个性化帮教方案,从源头上防范重新违法犯罪风险。 之后的帮教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卢某因多年未办理身份证,无法参保,常年患病产生的医疗费用全靠自付,经济压力巨大。为此,西芹司法所在镇综治中心的统筹下,多次与派出所、民政、医保部门沟通协调,详细说明卢某的特殊情况,全程跟踪身份核验、材料审批、证件办理等流程。 仅用10个工作日,工作人员便帮卢某办理了身份证和医保卡。“有了这两个证,看病能报销,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卢某握着证件,激动地向工作人员说道。如今,卢某在亲属的照料下生活稳定,基本医疗、日常起居均有保障。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