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场“打分”评议,公诉能力“有数” ——福州市检察院召开推门庭暨评议庭专项活动 近日,福州市晋安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两起刑事案件在晋安区法院开庭审理。与此同时,一场依托远程视频技术的随机评议活动在该院同步开展——福州市检察院组织推门庭暨评议庭专项活动,通过实时连线庭审现场,全市12名两级检察院重罪检察条线骨干共同对出庭检察人员履职情况进行评议。活动当天,福州市检察院也联合市司法局当场召开第五届人民监督员培训会,组织20余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人民监督员全程观摩,并对检察履职规范度进行现场“打分”。 实时“云评议”考验实战能力 出庭支持公诉是刑事检察官的“看家”本领,也是展现国家公诉形象的窗口。此次活动是福州市检察机关一体推进“三个管理”,推动出庭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提升的重要举措。 “我当时发病了,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首起案件讯问刚开始,被告人刘某突然翻供,称其案发时无意识,但此前他却从未提及这一点。这一突发情况直接将庭审的紧张节奏拉满,并弥漫至听庭现场。 庭上见能力,随机见真章。只见连屏中的公诉人临危不惧,掷地有声地指出,在审查案件时检察机关已就刘某日常及案发时的身体状况进行了全面核查,并在之后的举证质证环节,运用公安机关首次详细笔录、审查起诉阶段讯问笔录、执法记录仪视频等证据分组展示,进行有力指控和辩驳。 首案择期宣判后,简易程序盗窃案紧接着开庭,公诉人高效把控节奏,快速完成庭审。远程评议端仍在热烈讨论:“公诉人庭前准备充分,庭审突发情况临场应变沉稳,展现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举证质证层次分明,法律适用严谨”……这些专业评价既是对公诉人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该院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实践检验。 “科技赋能显著提升了评议效率,足不出院即可远程评议,是评庭机制的创新。”人民监督员庄智燊、汤桂凤认为,晋安区检察院推行的远程视频评议,有效拓展群众参与和监督司法的渠道,是践行检察机关“坚持客观公正立场”和“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理念的生动体现。 常态“随机庭”共促专业提升 在随后召开的评议会上,晋安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江伟介绍了该院如何将庭审现场转化为业务实训课堂,并围绕“云上听庭”轻量增效、全程对标精进素能、量化清单复盘提升、靶向评议强化效果,作“四随”评庭评案机制的经验介绍。他表示,该院将从驱动层级督导质效、强化核心业务能力、拓展普法宣传外延三方面发力,持续做好评议成果转化,实现案件质量与队伍素能“双提升”。 今年以来,晋安区检察院创新开展以“随机庭”为核心的评议活动,探索建立评议案件随机选案、评议人员随机选人、领导随机包案、政工部门随机旁听列席“四随”机制,已组织听庭评议17场,其中随机评议8次,共提出改进建议31条,切实将最高检“通过管理抓质效、通过评价促提升”的要求融入日常。今年4月,最高检第六评议组“空降”该院开展“推门评议”,高度肯定公诉人庭审表现。同时,该院在接下来的全市刑事检察官技能竞赛中培养出了优秀公诉人、优秀论辩人、优秀刑事检察官助理等多名种子选手。 “通过评议他人,也能反观自身,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评议过程中,两级检察院的重罪检察部门检察官有的重点关注证据体系的构建,“公诉人在举证环节层次分明,但对关键证据的突出展示还可加强,请医学专家出庭作证能更有效拆解被告人的辩解”;有的着重评估法律适用准确性,“法律条文引用精准,但说理部分可以更加充分。”这种跨区域的专业交流,不仅为出庭公诉人提供了多视角的改进建议,也为参与评议的资深检察官创造了难得的业务切磋机会。 “不打招呼、随机选案,是对公诉人实战能力的真实检验。”福州市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尹琳表示,全市检察机关紧扣“四随机”评议机制,推动评议工作在“量”上全面覆盖各类程序、罪名和案件类型,实现“应评尽评”;在“质”上抓好出庭履职能力提升,聚焦条线业务、规范管理、素能建设、办案质效,评议人员要当好“质检员”和“教练员”,通过“点穴式”指导,持续构建“评议——总结——整改”闭环机制,切实将评议成果转化为检察履职实效。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