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9-17 18:19:27

福州市鼓楼区检察院持续深化信访工作法治化

作者:本报记者 林珊 通讯员 吕磊蕾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从便民驿站到数字赋能

——福州市鼓楼区检察院持续深化信访工作法治化

近年来,福州市鼓楼区检察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三个如何”必答题,不断深化检察信访工作法治化,高质效办好每一个信访案件、每一件群众关切之事,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该院先后获评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文明接待示范窗口”、福建省“青年文明号”集体等先进荣誉。

创新服务模式

实现便民时时在线

点击屏幕查阅案例、扫码获取法律文书、在线预约接访……在鼓楼区检察院门外,有一处仅5平方米却功能齐全的便民站点,这是鼓楼区检察院联合区总工会推出的全市首创的“24小时检察服务驿站”。该站点配备空调、热水、座椅等设施,刷身份证即可进入,集预约、诉求反映、普法宣传等多功能于一体。

和该驿站配套运行的“网上服务检察窗口”,实现“线上+线下”全天候信访受理。该驿站自2024年设立以来,已有300余名来访群众使用,成为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暖心站”。

驿站背后,是鼓楼区检察院对“便捷、依法、闭环”信访工作机制的持续优化。该院通过规范受理流程、升级服务大厅、设置信访指引图和特殊群体“绿色通道”,不断畅通群众的诉求表达渠道。同时,严格落实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机制,涉检信访息诉率达100%;强化全流程监管,实现关键节点自动预警;强化全覆盖评查,实现及时纠正问题不足;强化反向审视,推行接访满意度即时评价,实现从“件件有回复”到“事事办到位”的提质升级。

强化源头治理

推动矛盾多元化解

2024年8月,张某与同乡马某因琐事发生冲突,致马某重伤。该院检察官走访发现,马某系家庭唯一经济支柱,受伤后无力承担数万元医疗费。随后,检察官启动“检调对接+刑事和解”机制,到马某家的社区开展听证会,最终促成张某赔偿马某15万元,双方达成和解。

考虑到马某的实际困难,鼓楼区检察院依法发放2万元司法救助金,缓解其燃眉之急。该案也成为鼓楼区检察院践行“如我在诉”、推进源头治理的典型案例。

2024年以来,该院设立专职检调对接联络员9名,成功调解14件14人,促成和解赔偿金额120余万元。同时,完善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突出救急救难,累计向21个受害人发放司法救助金45.3万元,提供心理疏导、法律咨询63人次,切实兜牢民生司法保障底线。据统计,该院救助类案件信访矛盾化解率达100%,办理的罗某司法救助案获评全省检察机关优秀案例。该院还加强融入治理的长效性举措,选派骨干入驻区综治中心“法律监督”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培育“群众身边的检察官”普法品牌,着力提升普法教育效能,引导群众依法理性维权、维护良好社会秩序。

数字赋能接访

体系支撑提升效能

“每次到鼓楼区检察院,检察官都能准确回答我的问题,真的很贴心!”年过八旬的林大爷因为房屋继承问题与其亲姐姐产生纠纷,于是到鼓楼区检察院申请立案监督。尽管案件时间跨度大、涉及人员多,但林大爷每次前来问询都能获得清晰准确的答复。

高效率的回复,得益于鼓楼区检察院自主研发的“枫桥e检通”系统。该系统利用识别技术,自动生成“一人一档”智能图谱,以时间轴形式完整呈现信访流程、处理记录及政策依据,实现不同检察官轮班接访时的“无缝衔接、回应精准”。2024年以来,该系统已处理信访事项63件,预警高风险信访2件,相关经验获评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检务创新论文”。

除了数字赋能,该院还注重信访工作体系化支撑:对外强化代表联动与检律协作,邀请30余名代表、律师参与化解矛盾21件;完善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参与机制,年均邀请专家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研办30余人次;对内组建信访法治化工作专班,开展专题实训10余次,提升全员风险研判与矛盾化解能力。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