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民间借贷纠纷,一定要再核对借条和转账记录是不是能对上……”在南安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资深法官黄振东拿着卷宗,向结对的青年干警吴建璋耐心叮嘱道。 这样“手把手”传帮带的场景,在南安法院已成为日常。近年来,该院创新实施“青蓝工程”,以“传帮带”为抓手,推动青年干警在实践中淬炼本领、在传承中厚植情怀,为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该院构建“政治导师+业务导师”双轨培养模式,政治导师由党支部书记担任,聚焦理想信念教育,通过“第一议题”领学、红色基地践学、廉政谈话促学,筑牢青年干警政治忠诚;业务导师从审判执行一线选任资深法官、业务骨干,按照“1+1”模式结对一名青年干警,明确导师每月带教课时、徒弟办案数量等量化指标。工程实施以来,该院累计结对45组,实现35周岁以下青年干警全覆盖。 为搭建“传帮带”桥梁,该院通过多维赋能打磨“青出于蓝”硬本领。安排青年干警参与重大案件全流程办理,从庭前阅卷、证据交换到庭审驾驭、文书撰写,在导师“手把手”指导下积累办案经验。同时,推行“跨岗锻炼”拓宽干警视野,对内加强干警多层次、宽领域、系统化的轮岗交流,注重业务庭室和行政后勤岗位的交流锻炼;对外选派青年干警到平安办、综治中心轮岗,到上级法院、市委办、市政府办、组织部等部门跟班学习,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服务重点项目中提升综合能力。 此外,该院每月组织“南法讲堂”“南风沙龙”,围绕新型网络侵权、工程建设纠纷等疑难案件展开辩论,导师现场剖析裁判思路,指导案例撰写方向,实现思维碰撞与经验传承。工程实施以来,共有7篇青年干警撰写的案例入选《中国法院年度案例》。 在夯实业务根基的同时,该院以常态化评比作为“助推器”,全面激发争先活力。定期开展“办案能手”“优秀庭审”“优秀裁判文书”“案件质量评查”活动,导师对承办案件全程跟踪,及时点评指导,针对落后指标“一对一”补短板。鼓励青年干警逢优必夺、逢先必争,不断激发干警“内生动力”。工程实施以来,共有28名青年干警获评执法办案标兵、执行标兵、金牌书记员等荣誉。 如今,在南安法院,一股敢担当、善作为的青春力量正成为司法为民、服务发展的中坚力量。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