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见你,心里就踏实” ——漳平市公安局菁城派出所社区民警张志鹏的为民服务路 9月4日晚,华灯初上,漳平市菁城街道褪去白日喧嚣,暖黄路灯将行人身影拉长。市民李先生带着家人沿人行道散步时,远远望见社区民警张志鹏在居民区巡逻防控。待走近后,李先生由衷竖起大拇指:“两年前我差点酿成大错,多亏张警官耐心调解。现在看见你,心里就踏实,安全感满满!” 这一幕温暖的互动画面,是张志鹏扎根社区、服务群众的生动缩影。2009年从部队转业的张志鹏,如今是漳平市公安局菁城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负责菁城街道菁西、福满两个社区。辖区1.5万余名常住人口的安危冷暖,成了他心头最深的牵挂。从军营到警营,他始终秉持“接地气、办实事”的理念,将警务服务延伸至基层末梢,让平安“温度”渗透到街巷每个角落,成为群众心中“看得见、信得过、靠得住”的平安依靠。 当好邻里 “和事佬” 张志鹏曾服役于海军某舰队,历任连长、营长,参与过多次重大演训及抗洪抢险任务。14年军旅生涯培养了张志鹏不怕吃苦、不怕累,不怕困难的作风。可2022年,刚接手社区工作时,这位“军营硬汉”却遇到了“下马威”。 当时,辖区两户居民因空调外机安装位置发生了争吵。张志鹏赶到现场后,下意识用命令式口吻调解:“这个问题必须马上解决,听我指挥!”不料这句无心之言不仅没平息矛盾,反而让双方的怨气都撒到了他身上。 “社区工作像绣花,要的是耐心和巧劲,不能用‘命令’的方式对待群众。” 同事的话点醒了张志鹏,他在笔记本上写下感悟:“化解矛盾不是‘和稀泥’,要找到打开群众‘心锁’的钥匙。” 2024年初,辖区相邻店铺业主陈某与黄某因装修问题发生争执,双方剑拔弩张。张志鹏闻讯后,先上门倾听双方诉求,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纠纷脉络与情绪焦点。为让调解更有说服力,他邀请街道司法所、城建部门专业人员到现场,从法律法规和装修规范角度答疑。 “大家都是老街坊,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各退一步路就宽了。”待双方情绪平复后,张志鹏又从邻里情出发,拉家常般劝解。真诚的态度、专业的分析,终于解开了双方的心结。最终,陈某和黄某不仅握手言和,还成了互相帮衬的朋友。今年8月7日,两人特意一起制作一面印有“一心为民办实事,情系百姓解民忧”字样的锦旗送到张志鹏手中。 2022年以来,张志鹏累计化解邻里、商户、家庭等各类纠纷364起,调解成功率达99.2%,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社区,矛盾就地化解”。 守好群众 “钱袋子” “天上不会掉馅饼,刷单都是坑!”“陌生电话要转账,百分百是诈骗!”在菁城街道,张志鹏的“唠叨式”反诈宣传每天都在上演,成了居民的“安全警钟”。 针对辖区老年人多、易遭诈骗的特点,张志鹏总结出“线上线下结合、案例精准推送”工作法:线上,他建起45个小区楼栋微信群,每日推送反诈提醒与最新案例,覆盖居民1800余户;线下,他化身“反诈宣传员”,走街串巷,在菜市场、小区广场“摆摊”科普,全力守住群众“钱袋子”。 今年5月,张志鹏接到反诈预警:独居的刘大爷正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情况紧急,他立即带着同事赶往刘大爷家,并反复拨打老人电话,可电话始终占线。 当张志鹏一行人赶到现场时,老人正握着存折准备出门转账。“老班长!别去!这是骗局!”张志鹏情急之下大喊,“部队教过我们,真正的公检法办案会这么偷偷摸摸吗?”这句话瞬间触动了曾也是军人的刘大爷。经耐心劝导和反诈讲解,刘大爷终于醒悟。“这是我一辈子的积蓄,多亏你们来得及时!”刘大爷紧握张志鹏的手连声道谢。 今年以来,张志鹏已开展反诈宣传16场次,覆盖居民1万余人次,预警阻止电信诈骗158起,直接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95万余元。 筑牢辖区 “平安盾” 细心、耐心、恒心,是同事和群众对张志鹏的一致评价。张志鹏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梳理、熟记辖区及周边在逃人员信息,将在逃人员特征、社会关系、可能藏匿场所“刻”在脑子里,做到烂熟于心。同时,他坚持每天下沉社区,依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全力追捕网上在逃人员。 2024年5月,张志鹏在社区日常走访时,有居民向他提供线索:辖区有一名外地男子,昼伏夜出、行踪可疑。凭借职业敏感,张志鹏没有打草惊蛇,而是迅速核实信息,并走访周边群众。随着多个信息碎片拼凑,该男子的身份逐渐清晰——正是被外地警方网上追逃的犯罪嫌疑人许某! 在确定许某的藏匿范围和活动规律后,张志鹏凭借对区域地理环境、人员结构的熟悉,带领抓捕组精准扑向目标地点,当晚便将正准备再次潜逃的许某抓获。 “我会传承部队优良作风,发挥自身优势,当好社区平安‘排头兵’,把忠诚为党、担当尽责、无私奉献的传统融入巡逻、调解、服务群众的每一项工作中,守护好菁城的安宁!” 张志鹏的话语朴实却坚定。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