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莆田市涵江区全方位关爱帮扶困难台胞—— 温暖在“第二故乡”延续…… “真的太感谢了!孩子们终于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以后上学办事都方便多了!”9月18日,在莆田市公安局涵江分局出入境管理大厅,台胞廖先生将一面鲜红的锦旗郑重地交给民警,声音里满是激动。锦旗上,“情系台胞子女,服务高效暖心”的题字在灯光下格外醒目。 8月20日,涵江区行政服务中心出入境窗口前,廖先生有些局促。在区台办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他牵着一对子女的手,想为在湖南出生的孩子办理身份证。窗口工作人员随即为廖先生开启“绿色通道”,工作人员手把手教他填写申请表,细致调整孩子的坐姿,采集人像信息。 “别着急,我们一定尽快帮您办好。”一句简单的安慰,像一股暖流,瞬间抚平了廖先生心中的不安。9月12日,当工作人员将崭新的身份证递到孩子手中时,两个小家伙脸上绽放出天真烂漫的笑容。这两张身份证,不仅破解了孩子就学、医疗的难题,更像一座桥梁,紧紧连起了海峡两岸同胞的心。 谁能想到,如今展露笑颜的廖先生,曾一度陷入生活的困境。廖先生20多年前到大陆发展,辗转多城后落脚莆田涵江,后因家庭变故导致生活困难。就在他茫然无助时,涵江区多个部门伸出了援手。 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也是廖先生心中最大的牵挂。区台办得知林先生孩子的情况后,第一时间与区教育局联动。2024年8月,在两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廖先生的两个孩子顺利走进涵江区华侨中学的校门。可转学手续的办理又成了新难题,孩子们的学籍在湖南,若要线下办理,廖先生需往返两地,这对本就拮据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为了让林先生少跑路,工作人员主动跨省对接湖南相关部门,通过邮寄证明、线上审核的方式,于9月15日顺利完成两个孩子的转学手续。接到手续办好的通知时,廖先生哽咽着说:“没想到你们连这么细节的事都考虑到了,太贴心了。” 生活方面的保障,是支撑这个家庭走下去的底气。今年春节期间,市、区台办的工作人员与市台商协会的代表带着慰问金走进廖先生家,送上新春祝福。7月,区民政局、赤港开发区、区台办等部门联动,针对廖先生实际状况召开“一事一议”专题会议。为让他尽快拿到救助,工作人员特事特办,开通低保审批“绿色通道”。 8月起,廖先生一家三口被全部纳入低保保障范围,每月2160元的低保金准时到账。这是莆田市首例台胞低保救助案例。这笔钱,不仅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更让廖先生吃下了“定心丸”,感受到“家”的安稳。 助学帮扶,更让这份温暖延续。8月,莆田市一家慈善基金会送来助学金,为孩子们的学业保驾护航;华侨中学师生也自发组织捐款,用点滴爱心汇聚成暖流。这些帮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像春雨般滋润着廖先生的心田,让他在异乡感受到了亲人般的关怀。 “涵江就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的亲人让我们感受到了血浓于水的深情。”廖先生动情的话语里满是对涵江的归属感。这面锦旗,承载的不仅是他个人的感谢,更是对涵江区真情服务的肯定。从解决子女入学、办理身份证,到落实低保救助、开展助学帮扶,涵江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一家亲”的理念。 如今,廖先生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孩子们在学校里认真学习。涵江区将继续完善困难台胞帮扶机制,把每一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让更多在涵台胞感受到家的温暖,让海峡两岸的深情厚谊在这片土地不断延续。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