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福建公安机关主动融入法治强省等重大战略,把“强法治”列为年度工作重点,坚持制度创新与科技赋能双轮驱动,升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强化执法全过程监督,创新案件快办机制,不断推动法治公安建设提档升级,扎实推进更高水平平安福建、法治福建建设。2024年,全省公安执法工作满意率达97.6%。 迭代升级办案平台 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是法治公安建设的重要载体,福建公安机关不断推动其迭代升级,打造高效运转的执法“智慧中枢”。 9月3日,石狮市公安局破获一起生产、销售假药案。办案民警将7名涉案人员押解到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后,中心工作人员迅速办理入区登记,完成人身检查、物证保管、信息采集等工作;法制民警全程“陪检”,及时发现整改问题;检察机关“前哨”监督,确保过程依法依规;医疗人员一气呵成完成体检项目,整个过程快捷有序。 “过去此类案件走完全部程序至少需要48小时,现在20小时就能完成。”石狮市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林天福对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工作效率赞不绝口。 这一变化得益于石狮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升级改造。该中心分为办案、案件管理、涉案财物管理、合成作战、服务保障五大功能区。法制等警种部门,以及检察院、法院、医院等单位进驻,有序开展案件审查、执法监督、医疗体检等工作,提供24小时“一站式”支撑保障。 “规范化建设是提升执法公信力的关键。”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福建公安机关建立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星级评定标准,确定办案区、案件管理区等5个核心区域79项指标,迭代式推动全省92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星级化”提升。 福清市公安局法制大队民警前往案件管理区研判案件。 (林维锴 摄) 为加强对执法办案全流程的动态监督,福建公安机关精心构建省、市、县三级中心管控平台,汇聚25类基础数据,一屏展示“警、人、物、案、场所、卷”执法六要素,推动全省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可视化、可回溯、穿透式监督管理。同时,实行“每日巡查”制度,实现人员在区时长自动提醒、异常数据智能预警、执法问题跟踪督办。2024年,平台共发出预警提醒7.5万次,及时处置率高达100%。 周宁县公安局同样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上发力,立足山区公安机关执法实际,将其作为深化公安改革的重点项目,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 9月2日凌晨1时许,周宁县公安局巡特警反恐大队民警在抓获13名涉赌犯罪嫌疑人后,立即通知县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详细说明犯罪嫌疑人数量、涉案类型及返程时间,提前启动下一步办理流程。 当载有犯罪嫌疑人的警车到达后,中心值班民警迅速办理入区登记、信息采集、随身物品移交等保障性工作,全过程用时不到20分钟。凌晨2时前,办案民警便完成第一次讯问。 大田县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民警在物品保管室清点涉案物件。 (章挺 摄) 周宁县公安局高标准建成集办案区、案件管理区、涉案财物管理区、合成作战区、服务保障区等“五位一体”的执法办案管理综合体,推进“一体化、智能化、规范化”的执法办案新模式,为民警办案提供24小时的“一站式”支撑保障。2019年5月启用以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精简流程32项,支撑全县100%刑案及敏感行政案办理,实现执法安全“零事故”,平均办案周期缩短40%,跨部门协作效率提升60%。 构建动态监督体系 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持续迭代升级,为福建公安机关执法工作筑牢了坚实的硬件基础,而动态监督机制的完善,则进一步为执法质量保驾护航。 8月2日,正逢暑期旅游旺季,2名在武夷山旅游的游客在候车排队时发生矛盾、相互推搡。案件受理后,武夷山市公安局景区派出所法制员通过智能案管系统,全程跟踪办案,发现取证不全面,导致事实认定不清,及时发出“黄色预警”并推送取证要点,指导办案民警完善证据链,推动案件快速公正处理,最终让当事双方满意。 面对景区治安管理的新特点,景区派出所紧盯“三个创新点”,以科技信息化建设为引擎,全面提高执法能力,以综合指挥室为中枢,构建接报案、警情流转、执法记录仪使用等“一屏展示、一屏监测”模式,实现从“事后查纠”向“事中干预、实时监督”转变,推进执法过程的监督闭环。 福建公安机关将执法监督线上、线下相结合,变事后监督为全过程预警。升级全省统一执法监督平台,推行执法监督“蓝黄红”三色预警模式,按层级下发指令,以智能监督把控处置过程。2024年以来,平台共自动筛查案件126.3万起,发出预警信息8.1万余条,执法问题及时整改率达99.8%。 同时,福建公安机关把住警情录入关口,加强流程管控,将全省接处警信息系统与执法办案系统全面对接,全量导入电话、短信、互联网报警及各单位自行接报、查处的警情,进一步构建系统严密、运行高效的执法监督管理体系。 石狮市公安局凤里派出所“啄木鸟”案管组成员在分析案件卷宗。 (林凯 摄) 近日,石狮市公安局凤里派出所“啄木鸟”案管团队成员围坐在一起,对一起盗窃案信息展开讨论,指出“昨天下午这起盗窃案,案件材料都已扫描入网,证据材料方面没有问题,但现场执法音视频尚未关联,涉案财物也还没入库”,随后又迅速打开其他案件的卷宗,仔细核对警情、案件、物品、场所等执法关键要素。 走进凤里派出所案管组,“三板斧”三个大字,在案管室的墙上格外醒目。“‘三板斧’分别指‘啄木鸟’案管团队、‘三清单’案管机制、‘钉钉子’闭环整改。”凤里派出所副所长黄华雄介绍道,“啄木鸟”案管团队成员像一只只认真负责的啄木鸟,扎实、精准、深刻地发现执法问题;“三清单”案管机制化繁为简,根据执法规范内容编制警情、案件、其他要素管控三张清单,实现执法监督全流程全要素全覆盖管理;“钉钉子”闭环整改,以一钉到底的精神,实行分类分级问题整改归责“闭环”机制,推动问题整改到位。 “啄木鸟”案管团队严格对照“三清单”,将案件审核、警情监督等工作细化分解,全方位把控执法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责任到人。团队还别出心裁地设立“晾晒榜”,每日公布执法典型案例,促进案管组与办案民警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石狮市公安局是全国唯一连续8次获评“全国执法示范单位”的县级公安机关。作为该局法治建设的试点单位,凤里派出所近5年行政复议、诉讼案件“零纠错”“零败诉”。 科技赋能案件办理 完善的动态监督体系让执法过程更加规范透明,而科技的赋能,则为福建公安机关法治公安建设注入了新活力,让案件办理跑出“加速度”。 7月15日,厦门市公安局湖里分局湖里派出所民警洪祺煌在对辖区某物流有限公司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公司未制定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该案件符合行政快办条件,洪祺煌使用“1小时快办”App办理案件,仅用时30余分钟即处理完毕。 厦门市公安局推广应用行政案件“1小时快办”App。 (魏欣 摄) 厦门市公安局推广应用行政案件快办机制,民警只需在“1小时快办”App上关联警情、采集人员身份信息后,勾选违法性质等项目,便能自动生成所需内容,5分钟内完成立案。录入的信息自动呈现在后续的笔录、文书、办案程序中,提高了办案效率。 福建公安机关向科技要警力,推出的“1小时快办”App,集立案、调查取证、处罚前告知、审核审批等功能于一体,关联执法办案、执法监督、接处警等多个实用系统平台,让民警办理行政案件实现“一机在手、就地办案、智能操作、一次办结”。截至目前,全省在1小时内快办行政案件2万余起,无一被行政复议或诉讼,总体案件办理时长缩短80%。 不仅行政案件办理提速,轻微刑事案件办理也驶入了“快车道”。福建公安机关全面推广轻微刑事案件48小时快速办理机制,对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情节较轻的38类案件适用速裁模式,累计快办案件4000余起,持续保持零上诉、零抗诉、零投诉。 采访团走进晋江市公安局刑侦大队,了解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举措成效。 (张金坛 摄) 在晋江市公安局执法监督管理中心刑侦分中心,一组组执法数据在电子屏上快速跳动着,为刑警执法办案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晋江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建立警情监督信息化模型,智能分析执法环节风险点,结合人工定期核查等机制,实现从“事后纠错”向“事中管控”转变。 数据显示,晋江市现行命案连续14年、八类案件连续8年、“两抢”案件连续10年保持100%侦破,刑事案件破案率大幅提升;2024年,晋江市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9.4%。 强化执法队伍建设 执法队伍的素质,是执法质量的“定海神针”。6月19日,石狮市公安局新警吴明阳在办理一起棘手案件时愁眉不展,“法制园丁”黄清河主动伸出援手,分享自己的办案技巧,带着他抽丝剥茧、攻克难关,不仅顺利办结案件,吴明阳的执法能力也实现“跨越式”提升。 石狮市公安局把提升民警素质放在重要位置,组织法治大讲堂、网上学法、案例指导等教学活动,鼓励民警参加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和高级执法资格考试,让民警在法律知识的海洋中“充电”提升,一大批业务精湛的执法尖兵脱颖而出。 为发挥榜样的力量,石狮市公安局精心组建执法标兵人才战队,打造“伍兴裕工作室”,推行星标法制员、示范案管室评选,实施“法制园丁”帮扶计划,以“传帮带”助推全警能力提升。5年来,通过线上新媒体、线下普法服务队、公民警校等渠道,开展普法活动1000余场,发放资料10万余份,让法治阳光照进千家万户。 9月5日,晋江市公安局刑侦大队举行“师徒结对”仪式,39对新老民警结为师徒、领取“背包传承·青蓝同辉”物件。有着31年刑侦经验的老刑警黄小军感慨道:“看着年轻民警接过物件的瞬间,仿佛看到了当年刚入警时的自己。” 这正是晋江市公安局刑侦大队通过“师徒结对”传承优良作风和执法经验的生动写照。老刑警将“背包”精神中对细节的执着、对证据的敬畏,转化为手把手的实践教学,让严谨规范的工作理念在案件侦办的每个环节代代相传。 晋江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把从严管党治警贯穿业务工作和队伍管理的全过程,常态化开展入党、入警纪念日宣誓,每年开展“8·3荣誉日”纪念活动,组织民警重走“背包路”,引导全警守初心、担使命、争先进、创一流;推行“1+N师徒结对”,老刑警都愿意带几名年轻民警,倾囊相授,手把手教导,帮助新警系好从警“第一粒扣子”。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法治公安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程。近年来,福建公安机关深入实施人才强警战略,制定公安人才战略三年行动计划,引进法学类博士选调生,组建“百名专家”法治人才库,健全实战化法治教育训练体系,探索构建引才、育才、用才、励才综合体系,改善执法队伍知识结构,提升法治素质和能力,推动法治公安队伍专业化、年轻化、知识化。 2024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组织招录特警、法医等特殊专业人才60余名,推动民警到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实战实训300余批次,全省配备法制民警、法制员较2020年分别比升27%、34%,着力锻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公安队伍。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