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9-26 12:16:07

永泰县检察院探索海洋保护新路径

作者:本报记者 林珊 通讯员 黄溧 黄伟佳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青山为笔 蓝海为卷

——永泰县检察院探索海洋保护新路径

近年来,地处山区的永泰县检察院立足“背靠青山、面朝大海”的区位特色,主动融入“海上福州”建设大局,以“法治护海”为核心抓手,聚焦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经济协同发展,联合行政执法部门、涉海企业创新构建“检企政”协同机制,探索形成“打击犯罪+生态修复+科技赋能+全民参与”的海洋保护新路径,扎实推进福州市检察院“海上福州・检护蔚蓝”专项行动,为打造更高水平的“海上福州”注入检察动能。

建机制聚合力

针对海洋生态保护涉及主体多、领域广的特点,永泰县检察院主动牵头破局,以“多方联动、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为导向,推动跨部门、跨领域协作网络落地。

永泰县检察院先后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局建立涉海领域“两法双向衔接”机制,重点聚焦非法捕捞、冻品走私、破坏渔业种质资源等问题,实现案件线索互通、执法标准统一;在福州泳泰旅游有限公司设立工作联系点,搭建“检察监督+行政监管+企业履责”常态化合作平台,推动涉海企业从“被动配合”转向“主动参与”。

今年6月,该院联合福州市检察院、罗源县检察院、县农业农村局及福州欧乐堡海洋世界等单位,共同签署《海洋综合保护合作备忘录》,明确信息共享、线索移送、生态修复、普法宣传等6项核心协作职责。依托欧乐堡海洋世界的海洋生物救助实验室,该院全程参与遇险海洋生物的科学救助工作,今年以来,已成功救助中华白海豚、绿海龟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3只,成为海洋生物保护的“前沿阵地”。

强科技促修复

“科技+生态”双轮驱动,是永泰县检察院推动海洋保护提质增效、助力海洋保护从“被动修复”向“主动养护”转变的关键举措。

在科技赋能方面,该院依托福州欧乐堡海洋世界研发的海洋生物监测系统,实时获取水质、生物种群等数据,为涉海案件的生态损害评估提供精准数据支撑;联合福建农林大学海洋学院等科研机构,共同建立“海洋生物多样性数据库”,目前已收录近百种海洋生物的生存习性、分布区域等信息,为濒危物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在生态修复领域,该院聚焦“后半篇文章”,探索“增殖放流+栖息地修复”多元修复模式。2024年以来,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在大樟溪流域开展增殖放流活动2次,累计投放鱼苗、贝类20余万尾,有效补充水域生物种群数量,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为海洋生态提供“源头保障”。

严打击重公益

永泰县检察院以“零容忍”态度打击涉海违法犯罪,以公益诉讼推动系统治理,双向发力守护海洋生态。

针对非法捕捞、走私冻品等损害海洋生态的突出问题,该院组建“海洋检察专业办案组”,集中办理涉海刑事案件。今年以来,已提前介入引导侦查涉海案件5件,依法严惩破坏海洋生态的“显性破坏”行为。

同时,该院深挖涉海领域“隐性损害”,通过公益诉讼推动溯源治理。今年8月,针对此前已整治完成的排污口,该院启动“回头看”专项监督行动:运用无人机巡航比对整改点位,联合县生态环境局实时监测水质数据,以“全程跟踪+动态监督”确保排污问题不反弹,推动形成“发现——整治——巩固”的闭环治理模式,全力守护碧水长流。

重形式广普法

“谁执法谁普法”,永泰县检察院以“青少年+群众”为核心群体,打造“沉浸式”海洋普法品牌,推动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在青少年普法方面,该院联合县教育局、福州欧乐堡海洋世界设计“海洋法律小卫士”特色课程,通过案例讲解、海洋生物标本观察、模拟海洋环保法庭等形式,向中小学生普及《海洋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今年上半年,联合罗源县检察院、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在欧乐堡海洋世界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宣传周”活动,检察官为200余名研学学生讲授“海洋法治课堂”,发放普法手册500余份,实现“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

在全民普法领域,该院利用“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定期发布海洋保护典型案例、科普文章及短视频,内容涵盖海洋生态保护知识、违法海产品辨别方法等。同时,倡导“文明赶海旅游”理念,引导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目前已发布相关内容40余条,阅读量超10万人次,推动形成“全民共护海洋”的良好氛围。

深协作促共荣

立足大樟溪沿海生态廊道,永泰县检察院打破山区思维局限,推动“山区水源保护”与“沿海生态治理”协同联动。

在水源保障方面,针对将永泰大樟溪水源输送至沿海地区的“一闸三线”工程的水质需求,该院联合县水利局、生态环境局建立水源地保护协作机制,开展专项巡查20余次,排查整改水源地周边环境隐患3处,确保沿海群众喝上“放心水”,海洋生态“注入”清洁水。

在跨区域协作领域,该院与连江、长乐、罗源等沿海检察院建立“山海互融”协作机制,实现涉海案件线索共享、办案经验互鉴;创新实施“蓝碳+绿碳”互购替代生态修复模式,即山区检察院推动的林业碳汇修复与沿海检察院推动的海洋碳汇修复相互补充。今年以来,该院已开展山海生态检察交流活动3次,推动山区生态屏障与沿海蓝色屏障“双向赋能”,构建“山青助海蓝、海净促山绿”的生态保护闭环。

永泰县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院将持续深化“检企政”协作机制,进一步拓展科技赋能应用场景,加大海洋普法宣传力度,推动海洋保护从“局部治理”向“全域共治”升级,以高质效检察履职书写海洋保护“山海答卷”。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