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幕降临,福州城北高速出入口车灯如星,这条连接晋安新店与连江贵安的快速路,正映照着城区的活力图景。但鲜少有人知道,这片繁华背后,曾隐藏着建设工程领域的管理漏洞——违法分包、农民工实名制缺失等问题,一度让劳动者的 “血汗钱” 面临被截留的风险。不久前,福州市晋安区检察院办理的陈某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正是这一隐患的真实写照。 翻开该案卷宗,“违法分包” 四个字首先引起检察官注意。总承包方福建省某建设集团,将晋安区新店镇绕城高速北出入口周边部分路段,分包给福清某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而这家劳务公司又转手,将工程转包给无劳务资质的包工头陈某某。 工程完工后,劳务公司已足额向陈某某支付工程款,可陈某某却将本应发给工人的46万余元挪作他用。面对工人多次讨要工资,陈某某更是以逃匿、躲避的方式拒不支付。层层违法转包如同“空心管道”,最终卡住了劳动者的“血汗钱”。更让人揪心的是,卷宗里的项目部花名册上,29名工人的身份证信息与实际欠薪工人姓名无法对应——这些农民工没和任何单位签劳动合同,却实实在在参与了项目施工。 办理此案时,晋安区检察院的检察官没有止步于个案,而是结合以往办理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梳理出建设工程领域的两大治理顽疾:农民工实名制管理缺失、违法分包乱象频发。 为破解这些问题,检察官迅速启动深入调查:一方面与农民工代表面对面座谈,倾听他们的欠薪困扰与诉求;另一方面调取施工合同、项目人员名册等关键资料,理清违法分包的完整链条。同时,向住建领域专家请教,摸清行业潜规则与监管薄弱环节,为后续整改找准方向。 掌握充分证据后,晋安区检察院依法向区相关行政部门发出检察建议。收到建议后,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立刻开展专项整治:对全区在建工程项目全面排查,联合多家单位约谈存在欠薪隐患的项目单位,及时化解纠纷;将建筑市场行为检查融入日常质量安全监管,每月至少1次开展合同履约评价,重点核查农民工实名考勤、工资发放及保证金缴纳等制度的落实情况,从源头堵住漏洞。 如今,在检察机关与行政监管部门的协同努力下,晋安区建设工程领域逐步走向规范有序,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当人们再次途经城北高速路口,看到的不仅是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更是法治守护下,每一位劳动者安心忙碌的身影。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