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乡“枫”景别样红 ——安溪县“法院+综治中心”释放基层治理高效能 诉讼服务窗口前,工作人员耐心解答疑问;调解室里,法官与当事人促膝长谈;速裁法庭上,法槌起落间定分止争……这一幕幕不同的场景,正是安溪法院入驻综治中心高效化解矛盾的生动写照。 把司法服务沉到基层,方能把矛盾化解在源头。安溪法院积极融入党委领导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主动融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选派干警入驻综治中心,成立驻中心速裁团队,打造“法院+综治中心”基层治理新模式,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多元化解,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安溪实践新内涵。 打造便民服务“前沿哨” 走进安溪县综治中心,法院诉讼服务窗口、司法确认受理中心、速裁法庭等功能区一应俱全,群众在这里可享受咨询、立案、调解、速裁等“一站式”服务。 安溪法院以“常驻+轮驻”模式入驻中心,选派1名工作能力强、调解经验丰富的干警常驻中心,兼任中心副主任,统筹协调解纷工作;1名书记员专职负责诉服窗口接待;同时组建“3法官+1助理”的速裁团队,以及由1名助理和1名返聘退休法官组成的调解团队轮驻中心,实质化开展指导调解、释明引导、诉调对接、简案速裁等工作。 砂石供应商张某与工地承包商黄某的货款纠纷就在这里得到成功化解。 张某与黄某因货款支付问题,一同到安溪县综治中心内的法院诉讼服务窗口寻求帮助。窗口人员热情接待后了解到,2021年期间黄某多次向张某采购砂石材料,经双方核对账目,确认货款总额为19万余元。黄某在支付部分款项后,剩余71930元货款迟迟未结清,张某经多次催讨仍未解决。 为妥善解决该纠纷,窗口人员联系速裁法官与派驻中心的调解员共同开展调解。在法官的专业指导下,调解员一方面向黄某阐明拖欠货款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可能面临的诉讼风险;另一方面引导张某考虑黄某的实际经营状况,在付款金额和期限上互谅互让。 经过法官的专业指导与调解员的耐心协调,最终双方达成和解,黄某自愿于9月19日前一次性支付张某货款5万元,张某同意放弃其他诉求。目前,黄某已如约付清货款。 从材料受理到纠纷化解,“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少跑腿、少费心。这个扎根基层的“前沿哨”,用专业与高效架起了司法服务与群众需求之间的“连心桥”,让法治温度直达民心。 搭建多元解纷“快车道” “签协议时说得很好,没想到付款时却一拖再拖……”2023年10月,吴某与章某签订《个人股权转让协议》,约定吴某将其持有的某项目33.33%的股权以46万元转让给章某,章某分四期支付40万元,尾款6万元待项目变现后结清。然而协议签订后,章某并未如约付款,吴某遂诉至法院,要求章某支付剩余转让款32万余元,并按照协议约定以日万分之五的利率支付逾期付款违约金。 案件进入法院后,立案庭发现该案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遂立即启动分流机制,将案件导入速裁通道,并推送至安溪县综治中心进行先行调解。首次调解中,双方对案件事实无异议,但在违约金支付和付款期限上僵持不下,调解一度陷入僵局。 案件随即转入速裁法庭审理。承办法官敏锐地发现双方争议焦点在于高额违约金的计算,认为案件具有调解基础。在适用简易程序开庭审理、固定无争议事实后,法官并未急于判决,而是再次组织双方进行“背对背”调解。法官一方面向章某释明违约后果及失信风险,另一方面从法律专业角度向吴某分析,指出日万分之五的利率可能过高,引导其理性看待违约金约定合理性问题。经过多轮协商,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由章某分期支付股权转让款及调整后的违约金共计38万元,吴某自愿放弃其他诉讼请求。 这起纠纷的成功化解,得益于安溪法院健全的多元化解对接机制。通过综治中心调度指派、分流引导,安溪法院精准识别适宜调解的案件,有序移送至中心开展联动化解。在调解方法上,创新推行“纯雅礼和”四步递进调解法,通过茶叙茶议的方式,让当事人在品茗过程中摆事实、讲道理、话情谊,既解“法结”又解“心结”。截至目前,已累计流转纠纷1444件,成功调解392件,有效实现解纷资源整合、优势互补。 织密基层治理“防护网” 在安溪县综治中心的调解室内,“退一退百事皆休 让一让万事无忧”的标语格外醒目。法官与调解员围坐桌前,正为一起复杂的相邻纠纷展开“会诊”。 面对当事人因为建房产生的矛盾,常驻法官结合相关法律规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明确双方宅基地的法定界限,指出违规施工可能承担的民事责任,并提醒调解注意事项及化解方法,为调解工作提供精准的法律指引。 在常驻法官的悉心指导和积极参与下,经过多轮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和解协议,并当场履行完毕,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赢得了当事人的一致赞誉。 这是安溪法院强化指导调解职能的一个缩影。该院积极发挥指导调解法定职能,常驻干警对解纷事项全流程指导调解,推进入驻团队主动对接中心指导调解,邀请中心人员共同参加调解业务培训,今年来共组织业务培训5场、开展现场调解指导197件次,有力提升了基层调解队伍的专业素养,为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提供了坚实支撑。 为让司法服务更贴近群众,该院还依托综治中心平台延伸司法触角,建立“一周一巡回”机制,每周定期选取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劳动纠纷、邻里纠纷、家庭纠纷等案件,在中心速裁法庭公开开庭审理。庭审现场既是断案现场,更是普法课堂,周边群众、调解员通过旁听庭审,直观学习法律知识、明晰是非界限,累计开庭审理的11件巡回案件,均实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 如今,安溪法院与县综治中心深度联动,构建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茶乡绽放出“别样红”的光彩。“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法院+综治’机制创新,以高效的解纷成效守护基层和谐稳定,为平安安溪、法治安溪建设注入更加强劲的司法动能。”该院党组书记、院长黄小丹坚定地表示。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