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9-29 15:07:33

福州鼓楼法院高效盘活企业无形资产

作者:本报记者 王思琦 通讯员 林泓帆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用市场化方式破解难题

——福州鼓楼法院高效盘活企业无形资产

“破产财产网拍成交,8万元!”“职工债权清偿,共发放18.4万元!”“8名职工全部签约新单位,顺利再就业!”近期,随着一连串好消息传来,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受理的福州某科技公司破产清算案画上句号。该案通过“分类打包+整体竞拍”方式高效盘活企业无形资产,同步实现职工债权清偿和100%无缝再就业,为审理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破产案件提供了新思路。

企业破产 职工忧心

成立于2006年的某科技公司,曾是一家专注于知识产权研发的科技企业,后因经营陷入困境,无法清偿到期债务。经债权人申请,鼓楼法院于2024年5月依法受理某科技公司破产清算案件,并指定某律师事务所担任破产管理人。

“公司说不行就不行了!我们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两件事:一是辛苦钱能不能到手,二是以后饭碗怎么办。”去年5月,经办法官听到电话那头传来某科技公司职工小李的声音,语气中难掩焦虑。这通电话,也道出了其余7名职工共同的担忧。

面对职工急盼,经办法官第一时间联动破产管理人开展财产清查。结果显示,某科技公司除10多万元银行存款外,核心资产主要为200多件商标、专利和著作权,但尚未变现,而其债务规模高达864万元,资产远不足以覆盖全部债务。

财产如何快速处置变现,职工权益如何最大限度保障,成为横在经办法官面前的一道道现实难题。

分类处置 盘活资产

“知识产权类财产估值难、流转慢,如果按传统方式逐项处置,不仅耗时费力,还可能导致资产贬值,职工权益兑现遥遥无期。”法官在反复研判后指出,“我们决不能墨守成规,必须用市场化的方式破题。”

时间是企业职工最大的成本。为此,法官指导管理人转变思路、调整策略,从保护破产企业资产价值、提高债权清偿率、充分保护全体职工及债权人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资产属性,将分散的200多项知识产权根据技术领域和市场应用前景进行“分类打包”,并依托网络拍卖平台面向全国投资者进行“整体竞拍”,以此来提升资产包的吸引力和价值。最终,这批“沉睡”资产通过多轮网上竞价,于2024年12月成功变现,为职工债权清偿赢得了第一笔资金。

主动作为 化解心结

“钱能拿到当然好,我们更希望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不少职工表达这样的心声。

清偿债务是授人以鱼,帮助就业才是授人以渔。经办法官敏锐捕捉到职工更深层次的需求,在推进资产处置、财产分配的同时,将安置视角延伸至“再就业”环节——一场“安置接力赛”就此启动,法官指导管理人发挥其资源渠道优势,在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内精准寻找有意向接收人才的企业。“这家公司虽然倒了,但这批职工业务熟练、专业对口,是非常宝贵的人力资源。”经办法官表示。

终于,今年初,一家新公司伸出橄榄枝,愿意整体接收全部8名职工。

“新单位稳不稳定?”“待遇有没有保障?”面对职工疑虑,法官专门组织座谈,耐心讲解安置方案、分析新岗位前景,一一化解心结。重新上岗的职工代表老陈感慨道:“心里这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没想到法院为我们想得这么远、这么细。”

在综合考虑职工债权的清偿顺序、已归集财产的数额等基础上,根据裁定通过的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管理人近期将职工债权18.4万元发放到位。

破产审判不是简单“一破了之”,更要彰显司法温度与智慧。鼓楼法院通过“资产快速变现”与“就业精准对接”双轨并行机制,不仅助力企业依法有序退出市场,更最大限度保障劳动者权益,成为破产审判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