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9-29 15:07:33

华安县人民法院多维度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作者:本报记者 洪凌霄 通讯员 杨立帆 施煜豪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法治晴空下 少年向阳长

——华安县人民法院多维度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法院开放日那天,我敲响法槌时,真的感受到法律的威严!”近日,一位在华安县人民法院参加法院开放日活动的学生兴奋地说,而在一旁的老师则感慨:“一场活动比我们上10堂法治课还有用。”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华安法院循光而行,以法律为经纬,以司法暖意作底色,在严惩与宽宥之间把握平衡,于法庭内外延伸服务,精心构筑起一片呵护蓓蕾成长的法治晴空。

法治种子撒心田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法治如是。”华安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守护未成年人茁壮成长,该院主动延伸职能,普法先行。3年来,法官的身影频繁出现在校园讲台上。从防范校园欺凌的锐利剖析、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金钟罩,到网络安全知识的精密导航,20场主题讲座如同及时雨,以孩子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浸润心田。

同时,该院推动“请进来”沉浸式普法,邀请华安县职中、五中、第二实小等学校200余名师生走进庄严肃穆的法庭。4场真实的庭审观摩,让法律条文在鲜活的案例中落地生根。

“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抵御不良诱惑,远离违法犯罪。”该院相关负责介绍,最令学生雀跃的,莫过于别开生面的“法治游园会”。如在模拟法庭上,学生穿上法袍、警服,扮演法官、公诉人、辩护人,在角色转换间体验法律的严肃与公正;又如精心设计的“法治飞行棋”,在游戏中嵌入规则意识。

华安法院打破传统的普法方式,通过寓教于乐,让法律的阳光雨露滋养孩子健康成长的精神沃土。

公正司法树权威

法律是守护未成年人的坚强堡垒。对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华安法院始终坚持“零容忍”。近年来,依法审结强奸、猥亵儿童等恶性案件3件,7名犯罪分子受到法律的严正制裁,为孩子撑起一片法治晴天。

法槌落下,亦有回响。法律除了惩戒,更蕴含着挽救与呵护。面对涉罪的失足少年,华安法院秉持宽严相济原则,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一把法律援助的伞,撑起希望——依法为1名未成年被告人指定辩护律师,确保其诉讼权利不因稚嫩而缺失;一纸封存的承诺,铺就前路——为5名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适用犯罪记录封存,扫除他们回归社会的障碍,避免曾经的歧途成为压垮未来的巨石。

涉未成年人案件,尤其是家事纠纷,牵动着最敏感的神经。为此,华安法院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运用好“四对比六算账”“十字调解法”等群众工作调解法,促推涉未案件实质解纷。

三年来,该院通过提前介入、多元化解涉未成年人家事纠纷案件147件,涉未涉少民事案件调解率50.34%,高于其他民事案件27个百分点。

编织同心守护网

组织8场志愿服务活动,32人次深入帮扶;回访慰问贫困青少年家庭及未成年被害人18人次;筹措价值8600元的帮扶物资……数字背后,是华安法院传递的温暖,是他们为困境中的蓓蕾送去的一缕缕冲破阴霾的阳光。

守护未成年人非法院一家之事。华安法院延伸司法职能,以司法建议为针,以联动协作为线,与各方力量紧密携手,编织一张坚韧的未成年人综合保护网。

华安法院着眼风险防范,聚焦未成年人驾驶电动车乱象这一安全隐患,依法向相关部门发出《华安县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驾驶电动车安全隐患治理的司法建议书》。这份建议书成为治理的催化剂,推动相关部门开展常态化专项整治,短短时间内便查处相关交通违法行为105起,为孩子的出行安全筑起一道防线。

与此同时,华安法院制发两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书——华安县首份《家庭教育指导令》与首份《人身安全保护令》。其中,《家庭教育指导令》直指监护缺位,责令失职父母定期接受科学指导,让家庭重归温暖的港湾;《人身安全保护令》则成为受家暴威胁孩子的“护身铠甲”,83人次跟踪回访,帮助多名未成年当事人走出家暴泥沼。

未来之路,“未”字当头。华安法院的守护,正成为蓓蕾向阳生长的力量之源。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