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9-30 15:09:34

武夷山监狱探索教育改造新模式

作者:本报记者 汤仙念 通讯员 郭滨 陈平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蔬香狱园”里的新生韵

——武夷山监狱探索教育改造新模式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之际,在武夷山监狱,一片名为“蔬香狱园”的菜地正洋溢着别样的丰收喜悦。红彤彤的辣椒缀满枝头,圆滚滚的西瓜卧在田垄,翠绿的黄瓜垂挂藤蔓,服刑人员在民警的带领下,小心翼翼地采摘果实,筐篮渐满,笑容也在他们脸上悄然绽放——这是属于服刑人员的“丰收时刻”,更是教育改造路上的生动注脚。

耕耘:播撒汗水 收获责任

“刚来时连菜苗都分不清,现在看着这些菜从种子长成这样,心里踏实得很。”服刑人员李某捧着刚摘的西瓜,自豪地说。这片“蔬香狱园”的诞生,源于武夷山监狱对教育改造新模式的探索,该监狱利用监区闲置土地,打造集劳动、教育、心理康复于一体的改造基地,让服刑人员在劳作中重塑自我。

从翻土、播种到施肥、浇水,每一个环节都由服刑人员分组负责。民警既是指导者,也是管理者。有人分不清蔬菜病虫害,民警就带着他们翻农业书籍;有人浇水“凭感觉”,民警就教他们根据土壤湿度、叶片状态调整频次。“以前总觉得‘责任’是句空话,现在知道,每天按时浇水、及时除虫,才能让菜长得好。”负责照料辣椒的服刑人员王某说,日复一日的耕耘,让他第一次懂得“责任”的意义。

丰收:蔬果满筐 心灵成长

9月23日丰收节当天,“蔬香狱园”里没有复杂的仪式,只有最质朴的热闹。服刑人员提着筐子穿梭在菜畦间,红辣椒、绿黄瓜、紫茄子被整齐分类,大家忍不住互相展示:“你看我种的番茄,结了十几个!”“我的黄瓜长得又直又长!”服刑人员话语中的骄傲,藏着对劳动成果的珍视。

随后,一场特殊的“蔬菜分享会”也随之展开。服刑人员王某分享辣椒施肥的技巧:“叶子发黄就是缺肥,得及时补,不然结的果小。”服刑人员李某则聊起松土的门道:“不能太浅,也不能太深,浅了没用,深了会伤根。”交流中,有人学到新技能,有人感受到被认可的温暖。“以前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现在能给大家讲种植经验,突然觉得自己也有价值。”王某的话,道出了不少服刑人员的心声,这片菜地收获的,不仅是新鲜蔬果,更是他们对自我的重新认知。

新生:劳动为桥 迈向新生

对服刑人员而言,“蔬香狱园”不仅是劳作的场所,更是心灵疗愈的空间。长期处于封闭环境中,焦虑、抑郁曾是不少服刑人员的常态,但自从参与种植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每天傍晚到菜地里,看着绿油油的叶子、待熟的果实,心里的烦躁少了很多。”服刑人员李某说,照料作物需要耐心,这个过程让他学会了反思过去的错误:“以前做事总想着走捷径,现在才明白,做人就像种庄稼一样,一步一步踏实走,才能有收获。”

值得一提的是,“蔬香狱园”还是技能培训的“课堂”。武夷山监狱专门安排有农业经验的民警授课,从土壤辨识到生态施肥,从病虫害防治到作物管理,让服刑人员在“干中学、学中干”,潜移默化间掌握实用技能。“出去以后,我想找份和种植相关的工作,靠自己的双手过日子。”即将刑满释放的服刑人员张某眼神坚定地说,“蔬香狱园”的经历,让他对未来多了一份底气。

如今,“蔬香狱园”已成为武夷山监狱教育改造的一道独特风景线。阳光下,蔬果鲜艳依旧,服刑人员眼中的光芒,比秋日的果实更显珍贵,那是对过去的反思,对当下的珍惜,更是对新生的向往。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