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乡情为针 用民心作线 ——柘荣县富溪镇巧用“草根力量”绣出乡村和谐图 当乡音乡情取代冰冷程序,当“草根力量”成为基层治理的“金钥匙”,柘荣县乡村正悄然发生着改变。从富溪镇“巾帼调解室”中细腻坚韧的“她力量”,到霞洋村“魏你解忧”调解室里的欢声笑语,再到“十佳村干”下沉网格、走进山村的坚实脚步。他们,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讲解政策,以“不损人、互体谅”的乡约民规促成和解,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被充分激活,“枫桥经验”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崭新的时代光芒。 “巾帼调解” 彰显柔性治理温度 在柘荣县富溪镇的调解故事中,不乏女性的动人身影。身为“外来媳妇”的富溪村党支部书记吴雄英,2016年带领10位妇联执委成立全县首个“巾帼调解室”,集宣传、帮扶、调解于一体。 近日,“巾帼调解室”接到村民袁某求助,反映其在工程队施工时不慎摔倒导致左手骨折,老板林某拒绝赔偿。吴雄英迅速介入,联系双方进行沟通,经过数小时情理法并用的耐心调解,结合双方过错情况,最终为袁某争取到医药费、误工费、补偿费等共计1万余元。这起纠纷的顺利化解,正是“巾帼调解室”作为化解基层矛盾重要抓手的生动体现。 2019年,吴雄英牵头联合镇妇联、司法所、平安办等单位组成“法律帮帮团”,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与援助。针对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土地纠纷、家庭暴力等六类常见问题,调解室建立保密档案,既保护隐私,又便于跟踪回访。自成立以来,她们成功调解纠纷200多起,调解成功率达95%。吴雄英也因其突出贡献,被评为柘荣县金牌调解员与全国三八红旗手。 巾帼“她力量”,正以其特有的细致与坚韧,筑牢基层和谐的第一道防线。 “草根力量” 激活调解“神经末梢” 走进富溪镇霞洋村,“魏你解忧”草根调解室里常常传来欢声笑语。这里没有冰冷的程序,只有乡音乡情和真诚沟通。牵头人魏岩清善于运用乡俗民情,以“老熟人”的身份缓和紧张气氛,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讲解政策,最终以“不损人、互体谅”的乡约民规促成和解,实现“情理打底、法律护航”的双重效果。 “再大的矛盾,再激动的情绪,到了这儿都能心平气和地解决。”群众感慨道。 在富溪镇,“和事佬”队伍已成为基层治理的关键力量。富溪镇岭后村村民林某兴因三级公路建设征收其1.4亩林地,与村委就补偿问题发生争执。草根调解员林增盛主动介入,耐心宣讲土地补偿政策,并协助进行土地价值评估,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村委收回林地,并一次性支付补偿费4207元,成功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目前,富溪镇11个行政村实现“和事佬”工作小组全覆盖,成立一支由42名退休干部、经济能人、乡贤等组成调解队,创新推出“百姓点单”模式和“五个一”工作法(辖区走一走、入户听一听、陋习说一说、纠纷劝一劝、困难帮一帮),打造人情味十足的“草根调解超市”。档案柜中厚厚的调解案卷,见证着富溪镇“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治理目标的实现。 “十佳村干” 打通调解“最后一百米” 为深入推进调解服务全覆盖,富溪镇立足实际、守正创新,巧借“十佳村干”的示范引领力量,将全镇11个行政村科学划分为3个责任片区,分别由3位群众基础好、调解能力强的优秀村干部牵头负责,构建起片区化、责任化的调解工作新格局。3位牵头村干部不仅自身倾情投入,更积极发挥“头雁效应”,广泛引导各村有威望、有经验的老党员、退休老干部、热心乡贤等本土自治力量融入网格队伍,凝聚起化解矛盾的强大合力。 工作中,他们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主动将工作重心下移,脚步向下、深入一线、直面群众。此举不仅彻底结束了偏远山村无专门调解的历史,更形成了“群众心声有人听、难题有人解、纠纷有人调”的良好局面,实现了对基层治理难题的“齐抓共管、同题共答”。 基层治理是一项重在平常、贵在有恒的系统工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富溪镇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全力以赴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正在新时代的考卷上,继续书写着“枫桥经验”的精彩篇章。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