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蛏有“户口”了! ——莆田市秀屿区检察院驻岱前村第一书记李梓献的驻村故事 “我们的海蛏一斤35元,比普通海蛏贵20元,但还是很抢手。如今注册了商标,大家更要好好经营。”晨光初露,莆田市秀屿区检察院驻岱前村第一书记李梓献卷起裤腿,跟随养殖户的步子在滩涂地里缓缓探索,脚下的泥浆咕噜噜冒泡。 莆田市秀屿区月塘镇岱前村地处平海湾北岸,4000多亩滩涂海域风平浪静,滩涂松软肥沃、绵软无沙,生物饵料丰富。经过数十年的探索改良,岱前海蛏以个大、无沙、味甜的优势“走红”,并成为当地支柱产业。近几年,该地海蛏产业规模虽稳步扩大,却一直停留在有产品无品牌、有口碑无标识的状态。 2024年底,李梓献驻村后,很快就捕捉到这一老产业的新问题,他白天跟着养殖户挖蛏,晚上到村民家唠嗑。“必须要给岱前海蛏‘上户口’,注册属于自己的商标,以品牌增值助推产业升级。”李梓献总结道。 于是,李梓献带着村干部收集海蛏养殖历史、地理环境优势、品质检测报告等资料,并往返有关部门对接商标注册事宜。两个月后,“蚮前蛏”商标成功获批。 好品牌需要好品质承载。为此,李梓献请来龙头企业、养殖专家,为村民作“面对面”技术指导。由此,当地海蛏亩产从300公斤增加到500公斤。 “最近正是海蛏采收季,订单不断。现在蛏子上高速、乘飞机,到了外省还是鲜活的!”岱前村养殖户陈国水笑着说,“我们现在做的也是‘品牌货’了。” 目前,岱前海蛏年产量近600吨,产值突破3500万元,老产业焕发新活力的同时,还带动周边1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增长86.9%。 “9个月的驻村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融入是前提,实干是关键,民心是根本’,只有真心实意为群众着想,踏踏实实干事,才能赢得信任,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合力。我将继续用心用情用力,在希望的田野上贡献绵薄之力。”李梓献如是说。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