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江潮涌,茉莉飘香。在省会福州,“蒲公英”普法志愿者纷纷走进农田、校园、企业,精准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 “八五”普法开展以来,福州紧扣群众需求与地域特色,通过深化责任落实、凝聚多方合力、融合文化特色,持续推动普法工作与市域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五个一”精准落子 福州市依靠机制创新,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普法与依法治理融合之路。 针对普法过程中所遇到的职责不清、责任不明、方式单一等问题,福州市创新推行“五个一”工作法,即“细化一张清单、施行一套制度、集成一批平台、聚合一支队伍、做实一场评议”,以系统思维、精准举措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细落实,实现普法工作从分散化到系统化、从“软约束”到“硬考核”的转变,该项工作入选全国首届法治时代论坛年度法治创新案例。 “这套机制的创新之处,在于它用‘清单’实现了责任的可视化,用‘评议’实现了效果的可量化,彻底扭转了普法工作‘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多做少一个样’的困境。”福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确保机制落地见效,福州每年动态更新覆盖64家市直部门的普法责任清单,着力构筑普法责任刚性约束与动态督导双轮驱动机制。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福州市国家机关行政执法过程中精准普法的工作指引》,规范建构执法环节普法实践的标准范式;创新全国首档国家机关“我执法我普法”广播直播互动全媒体栏目,累计制播节目180期,全渠道触达受众超5150万人次;施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制度,召开全市履职报告评议会,实现“清单统领、跟踪督查、指导协调、考核评议”全流程闭环管理模式。 推行“五个一”工作法以来,福州市各级各部门累计开展靶向普法活动2.6万多场次,精准触达群众超300万人次。 “蒲公英”飘进万家 在福州,“蒲公英”已不仅是植物名称,更是一个深入人心的普法志愿者品牌。截至目前,全市已组建1333支“蒲公英”普法志愿者队伍。同时,福州市以“法治蒲公英 至善暖民心”为核心理念,将专业社会工作方法与普法工作有机结合,在全省率先创新“社工专业引领+志愿者广泛参与”普法新模式,有效打通普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2024年8月以来,福州市在六区精心孵化培育各具特色的“蒲公英”普法社会工作站,六站点统筹发挥全市“蒲公英”普法志愿者等多元社会力量,累计开展普法活动百余场次,覆盖辖区群众10多万人。(下转第2版) 第1版)同时,结合地域实际与特色,打造了全省首个“蒲公英”女法官普法宣讲团、“护侨蒲公英”、“1+N”法治惠农“蒲公英”等特色队伍,助推普法活动向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 福州坚持“靶向施策”,聚焦“关键少数”“关键阶段”“关键领域”,有效整合相关部门资源及专业力量,依托覆盖全市各领域的“蒲公英”普法志愿者“按需普法”,推动普法模式从“我讲什么你听什么”的单向输出转向“你需要什么我讲什么”的精准响应,全面提升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法治文化融闽韵 福州市将法治元素深度融入闽都文化,推动“一县(市)区一品牌”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融合打造“党建/禁毒/廉政/非遗/乡村振兴/食品安全+普法”等各类特色阵地,让群众出门有法、抬头见法、休闲学法。 目前,全市已建成船政法治文化园、闽都法治文化园、金山公园民法典主题园等各类法治文化公园43个,法治企业示范点22个,青少年普法教育基地36个,法治广场、长廊等552个。同时,积极培育“福州古厝”检察保护教育基地、税收法律服务中心等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普法阵地。 不仅如此,福州市还注重挖掘本土法治文化资源,推动法治文化作品“精品化”创作。编印出版《闽都法治文化初探》,系统梳理福州历代法治名人、著名法治事件与法治精神,深化闽都法治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陆续推出法治畲歌表演唱、十番音乐唱民法典、涉侨司法保护微电影《归航》等一批融合地域特色与法治内涵的文化作品;以“法治福州”微信公众号为主阵地积极拓展全媒体普法矩阵,目前已形成市总工会“福州职工服务e站”、市妇联“茉莉姐姐普法小课堂”、台江“王大锤普法系列之万万没想到”、连江“玉芳工作室”、马尾“马司护”等多个普法品牌,实现法治宣传多渠道覆盖、多形态呈现。 法治风帆劲,闽江潮正平。福州市“八五”普法工作以“五个一”机制创新为舵、“蒲公英”品牌建设为桨、闽都法治文化为舟,在法治建设的浪潮中破浪前行,交出了一份彰显福州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普法答卷。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