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香不怕高墙阻 ——三明市看守所副所长方跃的坚守与担当 不苟言笑时,她的目光坚毅如铁;眉眼微弯时,她的笑容柔情似水——这是三明市看守所副所长方跃的日常模样。18年的公安监管生涯,她从青涩新警成长为业务骨干和所领导,用“老黄牛”的韧劲在高墙内书写担当,带领女子管教中队淬炼成“福建省三八红旗集体”。 她的故事,没有刑侦剧的惊心动魄,却满是细水长流的坚守与温暖。如同夜间吐露芬芳的夜来香,在黑暗中独自绽放,不与百花争艳,默默用香气浸润着高墙内的每一寸土地。 以“绣花功”管教 360米,是女子监区从头到尾的距离,一天走下来,步数能达2万余步。方跃每天清晨走进监室,总习惯从排头走到排尾,脚步丈量间,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这是她18年练出的“火眼金睛”:女性在押人员情绪更敏感,家庭变故、亲情牵挂都可能成为情绪导火索。 “女性在押人员的情绪藏在细节里,多瞟一眼、多问一句,或许就能及时化解一起风险隐患。”2020年调任看守所后,所长黄达的一句话让她铭记至今。那年秋天,她在监室发现张某眼神空洞,对问答置若罔闻。翻查档案和询问同监室的其他人员得知,张某因高空抛物被羁押,正逢案件开庭,家中老人孩子无人照料的重压让她濒临崩溃。 方跃立即安排心理小组介入,又悄悄与家属沟通,确认孩子在外由亲戚妥善照顾。当张某得知老人安好、孩子有人疼时,紧绷的神经终于松懈,泪水决堤:“我以为没人管我们了……”此后,她在留所期间表现良好。 “女性在押人员多有抵触情绪,急不得、躁不得,得像‘磨豆腐’一样慢慢磨。”面对抵触情绪的在押人员,方跃从不放弃。她常说:“在押人员也是人,她们需要的不仅是管教,更是关怀。”她始终把女性在押人员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用“爱心”帮她们解决实际困难,让她们感受到温暖。 以“服务心”破题 看守所不仅是监管场所,更是服务诉讼、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律师会见、办案单位提讯、家属会见……每一项工作都关乎案件推进、在押人员权益与家属牵挂。 “三明市看守所是我目前去过最人性化最好的看守所,提供律师午休场地,还有小卖部买食物。”8月14日,福州律师黄炳旺在朋友圈的点赞,源于方跃的一次“换位思考”。2020年,方跃发现很多律师反映会见流程繁琐、等待时间长。“律师会见是在押人员的合法权利,也是案件顺利推进的关键,我们不能让流程成为‘绊脚石’。” 为此,她牵头梳理痛点,推出三项改革:开通律师“预约通道”,律师可以通过电话提前24小时预约会见;简化审核流程,对材料齐全的律师,实行“一次审核、一次办结”,避免重复跑腿;增设节假日会见通道,减少等待时间。措施实施后,律师会见的平均等待时间从原来的2小时缩短到30分钟,会见成功率从85%提升到98%。 家属的牵挂,她同样放在心上。2022年,1名70多岁的老奶奶拄拐来见涉嫌贩毒入所的女儿,却因未带齐证件受阻。方跃一边安抚老人,一边联系管教安排视频会见,还整理好材料清单教她下次申请。 “姑娘,谢谢你让我放下心。”老人临走时的话,让她更懂“服务”的分量——高墙内外的温情,就藏在这些“多走一步”的细节里。 以“团队魂”聚力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团队才是最坚实的盾牌。”作为分管女子管教中队的副所长,方跃把带队伍视为“第二使命”。中队9名民警平均年龄32岁,既有新人也有骨干,如何把这支队伍打造成一支“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的优秀团队? 她推行“师徒结对”机制,由老民警手把手教新人管教技巧、应急处置;她亲自带教心理疏导,将自己18年积累的经验倾囊相授。2023年,刚入职的民警张珮珊对女性在押人员的心理疏导感到无从下手,方跃就把她带在身边,教她如何观察在押人员的情绪变化,如何通过谈话打开她们的心扉。 “方副不仅是领导,更是老师。”如今已是中队骨干的张珮珊说,“她教会我,管教不是‘管’,是‘懂’。” 重大任务前,她更显担当。去年支援基层期间,她凌晨接到电话,立刻分组排班、协调装备。因警用装备不足,她又第一时间联系警保处沟通调配,错过预约的胆囊结石检查。后经过医院检查,方跃患胆囊结石并伴有慢性胆囊炎,医生建议要尽快手术切除。但正值重大工作任务,她哪能放心得下,“我要走了,大家工作量就多了”。安保任务结束后,方跃才放心去医院做了手术。 在她的带领下,中队不仅工作业绩突出,还先后荣获“福建省三八红旗集体”“三明市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领奖台上,方跃和队员们手捧荣誉证书,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这是她们用汗水和付出换来的荣誉,也是对她们工作的最好肯定。 高墙内的温暖,得益于18年永不褪色的坚守。18年间,她用“老黄牛”的奉献、“三心”的智慧、“暖服务”的初心、“领头雁”的担当,在高墙之内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花香不怕高墙阻,她的坚守,正让每一寸高墙内的土地,绽放出温暖的光。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