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解“金钥匙”巧开千把锁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泉州实践 在蜿蜒曲折的海岸线上,在熙攘繁忙的电商园区里,在阡陌交错的乡野田间,一批批“枫桥式”司法所在泉州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近年来,泉州市司法局传承发扬“枫桥经验”的精髓,在全省首创并深入实施司法所“强基础、展亮点、创品牌”五年行动,全面激活基层司法行政神经末梢,通过提档升级、突出特色、做强品牌,形成了一批卓有成效的矛盾纠纷化解模式,犹如一把把精准的“金钥匙”,巧妙解开基层千头万绪的矛盾纠纷“锁”,有力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生动的“泉州实践”。 织密“一张网” 矛盾化解在基层 基层治理,重在织网扎根。泉州市各基层司法所致力于构建全覆盖、无盲区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络,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治理目标落地生根。 网格化管理在这里焕发出新的活力。泉港区涂岭司法所将全镇划分为51个单元网格,形成“镇+村+网格员”的调解体系,构建起“疏导、联动、立体、融合”四大机制,筑牢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实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处理、早解决”,调处成功率高达100%,荣获“全国模范司法所”称号。 “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有其责”。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司法所创新建立“村—片—镇”三级人民调解制度,构建全覆盖调解网格。这套体系明确了村级调解网格负责日常排查和初次调解,片区调解网格负责案件分流和跟进处置,镇级调解网格负责二次调处及重大纠纷,自下而上、逐级消化,确保了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有效衔接和推进。 “平台互通,实现信息共享”。石狮市凤里司法所推动“一所三中心”协同作战工作模式,联动街道综治中心、网格中心、多元化调解中心。他们大力推进“街道网格+警务网格”双格融合,实现力量融合、资源共享、管理统一。通过“智慧安防”小区动态数据、公共视频内容等全部接入统一平台,实现信息“一网”管理、线索“一网”流转,便于司法所对矛盾纠纷和隐患事件做到有效预防、快速反馈和处置。 打造“特色牌” 精准施治显效能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特定矛盾纠纷,泉州市各司法所精准把脉,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的调解品牌,实现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聚焦旅游景区治理,晋江市安海司法所面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安平桥生态文化公园的治理需求,打造“景区枫桥”品牌。为此,成立旅游纠纷调委会,制定专门工作方案,整合多方专业力量,快速高效化解旅游纠纷,让游客“行之顺心、娱之开心、游之舒心”。德化县国宝司法所立足全域旅游蓬勃发展新态势,聚焦游客需求导向,探索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联动解纷机制,创新设立旅游纠纷化解联席会议制度,构建景美人和的旅游法治生态样板。 着眼于工业区纠纷化解,晋江市西滨司法所针对辖区企业多、外来人口集中的特点,着力打造“厂区枫桥”样本。具体做法包括通过“法治体检”服务帮助企业防范风险,深化纠纷源头治理,并在规上企业设立调解室,推动解决疑难复杂涉企矛盾纠纷177件,为企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针对沿海地区特点,石狮市祥芝司法所、泉港区峰尾司法所和惠安县崇武司法所积极探索“海上枫桥”路径,共调解涉渔涉海矛盾纠纷千余起,调解标的金额上亿元。其中,祥芝司法所创新“调解应急基金+多元调解”模式,打造了“海上枫桥”经验的“国字号”招牌;峰尾司法所推行海上“党员+网格员+司法调解员”联动调解;崇武司法所实行“倚陆治海”的海上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均实现了“小事不下船、大事不出港、矛盾不上交”的海上治理新格局。 护航“大项目” 靠前服务促发展 围绕全市重大产业布局和重点项目攻坚,泉州市司法所主动将调解力量下沉一线,精准对接大型园区、重点企业和重大工程需求,这是泉州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石狮市司法局灵秀司法所立足“中国淘宝名镇”的“千亿”电商经济特色,打造“电商枫桥”品牌。通过三大举措:强化平台阵地、建强专业团队、优化服务模式,成功调解电商行业纠纷506件,为新业态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法治支撑。 “项目枫桥”展现新作为。南安市司法局仑苍司法所在镇区6个重点改造征收项目中,将调解室“搬进”指挥部,并构建“司法+N”联合调解机制。通过全过程管理,聚焦“排查、研判、回访”三道关,实现纠纷前端预防、中端调解、末端回访的全闭环化解,涉征收类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9%。 泉州市基层司法所这些各具特色又相辅相成的实践,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丰富内涵和强大生命力。通过织密网络夯实基础、打造品牌精准发力、齐抓共管协同共治,泉州正用一把把基层调解的“金钥匙”,有效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泉州、法治泉州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贡献出宝贵的泉州智慧。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