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10-15 15:10:19

晋江市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工作

作者:本报记者 肖赣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普法“晋”行时 善治赋新能

——晋江市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工作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晋江市以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引领,将法治宣传教育深度融入法治实践全过程,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创新普法模式,推动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法治宣传教育的综合效能持续显现。

夯实基础

构建普法新格局

晋江市的普法工作建立在坚实的机制保障之上。市委、市政府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作为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主要领导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通过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八五”普法工作,要求各级各部门牢牢把握普法服务大局的导向,落实责任主体,明确职责义务。在此基础上,晋江市召开“八五”普法工作部署会,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并创新引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参与“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形成了各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大普法”工作格局。

为确保普法工作落到实处,晋江市将普法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总体部署,统筹推进。市人大加强对普法决议执行情况的监督,市政协组织开展专题视察,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综合协调作用,每年编制重点单位普法责任清单,强化考核评估,推动法治宣传教育转型升级。

精准施策

激发普法新活力

有了坚实的机制保障,晋江市将普法重心转向精准化实施和融合发展。

在基层普法方面,晋江市创新推出“社工+义工”普法服务项目,开通深入村(社区)的“普法直通车”,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法治讲座和法律咨询服务。全市53家律师事务所、355名执业律师积极投身基层法律服务,打造的“互联网+村(社区)法律顾问”模式更是让法治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针对青少年这一重点群体,晋江市健全了政府、司法机关、学校、家庭、社会“五位一体”的法治教育格局。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共选聘734名法治副校长,在全省率先设立7020名“学生法治委员”,创新打造“团小警”品牌项目,通过“每月一法”师生共学活动和“关爱明天·蒲公英在普法”专项普法行动,让法治教育成为青少年成长的必修课。

与此同时,晋江市持续推进法律进机关、进企业。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和年度述法制度全面实施,全市党政机关法律顾问配备率达到100%。在企业普法方面,充分发挥全省首个非公企业法治教育基地作用,成立利郎集团法治服务中心、“亲清护企”政法服务站和涉外法律服务志愿团,启动“法律进企业”巡讲活动,为企业发展提供“定制式”法律服务。

创新引领

提升普法新效能

在普法方式上,晋江市注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走好全民普法的群众路线。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八五”普法的首要任务,在全市普法骨干培训班上开设专题课程,并围绕宪法、民法典等重点内容,组织开展“三助三行”活动2380多场。

阵地建设是普法工作的重要支撑。晋江市深入推进“百花齐放”普法品牌建设,建成桂华法治文化园、基层平安创建展馆、江滨中学法治主题广场等一批特色法治文化阵地。目前,全市已建成市级法治文化阵地16个、镇级22个、村级400个,实现了市、镇(街道)、村(社区)全面覆盖。这些阵地成为群众学习法律知识、感受法治文化的重要平台。

在载体创新方面,晋江市全面实施“法治宣传全屏计划”,推出闽南语法治栏目《说法》,开设《司法行政在线》普法课堂,上线“掌上法律顾问”小程序,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法律知识有奖竞答,构建了“互联互通”的普法宣传网络。此外,晋江巧妙借助闽南特色文化,将法治元素融入非遗、动漫等艺术创作中,推出“法博士”卡通形象和“唐生学法”系列动漫作品,举办“法润晋江 你我同行”剪纸艺术作品展等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使普法工作更加接地气、润人心。

通过这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晋江市不仅持续擦亮了“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的金字招牌,更培育了一支近千名“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和1.4万多名“法律明白人”队伍,成功创建全国、省、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60个。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无事不扰”执法监管体系的同时,创新推动“晋江经验”与“枫桥经验”深度融合,实施“网格+”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持久的法治动能。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晋江市通过“八五”普法的深入实践,不仅有效提升了全民法治观念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更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站在新的起点上,晋江将继续深化法治宣传教育,不断巩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成果,努力使法治成为晋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晋江篇章保驾护航。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