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10-16 19:30:30

一封来自千里之外的感谢信——闽侯法官跨省调解暖人心

作者:本报记者 王思琦 通讯员 赵逍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2025年的初秋,一封来自山西省的手写感谢信,穿越2000多公里,悄然来到了闽侯法院青口法庭法官的案头。“在被诈骗的这段时间里,您是我碰到的最尽职尽责的好法官……”这是一封来自千里之外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满是当事人对法官在办理民生案件中“多想一点、多做一点”,帮助老百姓解决烦心事、揪心事的肯定。

2024年8月,闽侯法院青口法庭收到一份从山西寄来的立案材料。寄件人老畅要起诉居住在闽侯的叶某,要求其返还诈骗财产1.1万元。案情看似简单,但承办法官在审查后发现,山西警方已经受理老畅的报案并立案侦查。按照法律规定和现有材料,案件目前已进入刑事诉讼程序,老畅可在刑事案件中追赃挽损,不能作为普通民事纠纷立案。法官依法作出了不予受理裁定并将案件线索移送山西警方。

然而,在裁定书送出后不久,法官又收到了老畅的来信,一字一句流露着老畅的焦急和期盼,叩击着法官的心。

“刑事案件现在进展到哪?结果如何我也不太清楚,在移送线索后,民事审判工作是否按程序只能止步于此?这笔钱一直没回来我总觉得不踏实。”法官想,虽然案件管辖有边界,但依法解决当事人利益诉求应求极致,老畅反映的问题未解决,实质解纷仍是分内之事。因此,法官决定管到底!

法官联系上山西警方了解具体情况。原来,老畅在2023年3月被“低息贷款平台客服”诱骗,将20多万元“保证金”转到平台指定的账户,随后“客服”人间蒸发。在老畅报警立案后,该案主犯在黑龙江省落网。公安机关全力追赃,一笔一笔追回了老畅的损失,只剩下转入叶某账户的1.1万元未追回。在这起横跨三省的办案接力中,法官一次次拨打电话,同时通过全国法院移动办案办公平台,同两地公安、法院沟通联系,得知该起帮信犯罪案件已作出判决,而叶某系另案处理。通过与山西警方沟通协调,双方最终决定由闽侯法院先行开展调解工作,形成调解协议后寄回当地警方备案。

几经周转,法官根据多方联动获得的信息,联系上了叶某。然而他的情况却让法官心头一沉:孑然一身,常年靠打零工糊口,名下既无资产也无存款。“我不是不想还,是真的拿不出这么多钱,没办法一次性偿还,能不能分期还……”叶某愣愣地说道。但远在山西的老畅表示:“我已经等了八百多天,现在一天也不想等了!当前没法亲赴福建,还请法院帮帮忙。”

一边是老畅长期的焦灼与不安,另一边是叶某实际的困境与窘迫,面对调解僵局,法官联合熟悉当地社情的特邀调解员进村入户,走访了叶某所在的村委会以及他的邻居、亲属。经调查核实,法官摸清了叶某的状况:靠什么维生,收入多少,作息如何,家庭关系怎样。了解到叶某的表弟曾在其涉案时出力帮忙,调解员抓住这一线索,耐心做通叶某表弟的思想工作:“一万多元,对老畅是两年的心病;早点解决,对叶某也是一种解脱。案件调解履行情况,法官也会实时跟当地警方同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叶某表弟最终同意代为还款,但因要筹钱也只能分期支付。

“你们连他每天干什么活、赚多少钱、家里什么情况都核实得清清楚楚,案件调解经过也跟我讲得明明白白,我相信你们。”感受到法官的负责与公正,老畅紧绷的心弦终于放松,接受了分期还款方案。

2025年9月15日,老畅的手机响起清脆的提示音——前期共计4000元的还款到账了,他第一时间向法官打来电话,声音激动得有些颤抖:“收到钱了,真的谢谢你们!”替老畅高兴之余,法官也将案件履行情况同步向山西警方反馈。

这起横跨三个省份、耗时两年多的案件,终于妥善解决。案件调解后,老畅又悄悄向青口法庭寄来快递,这次寄来的是一面精心制作的锦旗和那封手写感谢信。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