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10-16 19:30:03

周宁县社区矫正管理局以绿色创业激励社区矫正对象走向新生

作者:本报记者 黄歆宸 通讯员 张李春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以“身边事”启迪“同行人”

——周宁县社区矫正管理局以绿色创业激励社区矫正对象走向新生

为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重拾生活信心、拓宽就业门路,近日,周宁县社区矫正管理局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绿色创业”分享会,通过组织社矫对象走进由解矫人员成功创办的生态茶园与猕猴桃基地,为他们铺就了一条融合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与人生重塑的希望之路。

分享会选取了位于玛坑乡与浦源镇的两个绿色产业典范作为现场教学点。

在玛坑乡,来自玛坑司法所和咸村司法所辖区的15名社区矫正对象参观了由解矫人员汤某经营的茶厂。汤某秉持“生态优先”理念,成功将茶叶打入知名企业供应链。他结合自身“破茧”历程,分享了从创业初期的资金技术匮乏、社会压力到坚守底线、终获成功的感悟。

面对前来“取经”的同行者,汤某感慨道:“曾经我也觉得人生跌入了谷底,是脚下这片绿色的茶园接纳了我,让我明白,只要像守护茶叶品质一样守护自己的良心,人生就能冲泡出甘醇的滋味。” 他的真情流露深深打动了在场人员。

一名社区矫正对象动容地表示:“汤老板的经历让我看到,过去的错误不是终点。这杯‘生态茶’,喝下去是暖的,感受到的是希望。”汤某的经历深深触动了在场人员,增强了他们“走正道、创未来”的信心。

与此同时,浦源司法所和七步司法所组织19名社区矫正对象走访了由解矫人员詹某创办的某种养专业合作社。站在硕果累累的藤蔓下,詹某分享了他14年的坚守历程:“矫正期间,浦源司法所工作人员鼓励我发挥农活专长,坚持生态种植,不用膨大剂、不催熟,让果子自然生长。如今,我们的猕猴桃供不应求。”

詹某用14年时间,将60多亩荒山变成了“花果山”,实现亩产1000公斤、年产值达150万元,这一成绩令参观者频频驻足。詹某从违法者成长为“绿色产业带头人”的转变,为在场的社区矫正对象提供了生动的重生榜样。

此次“行走的分享会”,是周宁县深化“三库+碳库”生态矫治模式的具体实践。“活动旨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鲜活叙事,让矫正对象直观感受绿色创业的成功可能,不仅帮助他们树立生态发展理念,更有效提振其回归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决心与勇气。”周宁县社区矫正管理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继续拓展此类活动,引导更多社区矫正对象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积极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绿色发展的参与者与受益者。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