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10-16 19:30:03

海岸线上的“平安守护人”

作者:本报记者 叶华南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在泉州最东端的惠安县小岞镇,这个仅有3.2万常住人口的小镇,年均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治安治理的考题,便镌刻在这片朝夕更迭的海岸线上。面对挑战,惠安县公安局小岞派出所主动作为,用坚守与担当,当好渔村百姓最安心的“平安守护人”。

清晨6点,晨光熹微,露水还沾在码头的石阶上,惠安小岞派出所党员民警老蔡已踩着湿润的路面来到后内村码头,耐心调解渔民老庄与老李的渔网纠纷:“老庄,老李已经认可是作业时不小心钩破了你的渔网,下午就来跟你对接赔偿,损失都按市场价算,你看这样妥不妥?”

扎根惠安小岞派出所8年,老蔡的警民联系卡早已成了村委会公告栏最显眼的“便民符号”。渔民们远远见他穿着警服在岸海巡逻,总会热情地挥着手招呼:“蔡警官,今天风大,巡逻路上可得当心些!”小岞派出所13名党员民警全部在村级党组织兼任职务,老蔡包片的东山村是当地有名的渔业大村,每到鱼汛旺季,网具缠绕、码头卸货争抢等纠纷警情便多了起来。

为破解渔民矛盾化解难题,今年3月,老蔡牵头成立“厝边议事会”,特意邀请两位在渔民中威望极高的老船长担任顾问,用“法理+乡情”双管齐下解纠纷。“以前渔民吵架爱‘私了’,各说各理,往往小事闹大。”老蔡翻开厚厚的调解台账,语气里满是欣慰,“现在有了议事会,民警讲法律划界限,老船长劝情理融乡情,今年化解的23起涉渔纠纷中,15起当天就圆满解决。”

数据不会说谎:今年小岞镇纠纷调解成功率同比提升35%,村民主动找民警“评理”的次数,也比去年多了近一倍。“有事找民警”,渐渐成了小岞百姓口中最安心的共识。

“东山村3号网格,礁石区有1名游客被困,潮水快涨上来了!”去年7月的一个傍晚,网格员小庄在微信群里发的消息带着焦急的语调。正在附近巡逻的民警刘子建看到消息,立刻调转警车车头,同时用对讲机呼叫渔村应急队——渔民阿明(化名)的船就停在不远处的码头。他们赶到时,潮水已经漫过礁石边缘,他和阿明扛着救生梯蹚水过去,把游客护送到船上。从网格员上报到游客脱险,刚好20分钟。

这样的“快速响应”,藏在小岞镇33个网格的日常守护里。98名网格员来自各行各业:有熟悉家家户户情况的小卖部老板、通晓海上情况的渔船老大,还有走街串巷的广场舞领队。他们就像分布在辖区的“移动探头”,时刻留意身边动静——谁家来了新租客、哪艘船凌晨才靠岸、哪个游客在危险礁石区停留,这些信息都会第一时间“飞”到民警手机上。

“网格就像延伸到基层的‘毛细血管’,紧紧连着派出所的‘指挥心脏’。”小岞派出所所长吴耿荣形象地比喻道。今年以来,网格上报的127条线索,处置及时率达到100%,“渔民忘关渔船电源、游客在禁火区抽烟,这些事看着小,可在海边渔村,每一件都是关乎安全的大事,半点马虎不得。”

清晨5点,天色刚蒙蒙亮,惠安县小岞镇前峰码头的治安亭里,响起一阵清脆的预警声。义警老李揉了揉眼睛,拿起望远镜紧盯海面,很快发现了异常:“3号泊位那艘船,没报备就靠岸了!”他立刻用对讲机呼叫值班民警,5分钟后,民警小方带着辅警赶到现场。登船检查后才知道,这是一艘外地渔船因突遇降雨临时停靠避雨,核对船员信息、登记航行轨迹确认无异常后,老李在记录本上认真写下:“外来船1艘,无异常。”

这支由32名渔民、商户组成的“义警联盟”,是小岞派出所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他们戴着印有“义警”字样的红袖章,每天和民警分三班沿着海岸线巡逻,对进出渔港的船只坚持“逢船必查、逢疑必问”,成了海岸线上一道独特的安全风景线。

在游客扎堆的风车岛,安全守护更显细致。小岞派出所联合相关部门,在悬崖边加装1.2米高的防护栏,在急转弯处粘贴醒目的反光条,还在多个显眼位置设置“危险勿近”“潮水无情”等警示牌,用直白的提示时刻守护游客安全。每当节假日,这里的安全防线更是“加码”,民警与义警默契配合,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安心享受海边风光。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