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关乎每个孩子的成长。2024年底,在清流县第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多位人大代表聚焦未成年人保护议题,提出“提高法治教育针对性”“强化涉未部门协同普法”等建议。这份承载着代表殷殷期盼的建议,迅速被清流县检察院列为年度重点工作。 今年以来,清流县检察院“麒麟未士”未成年人检察办案团队根据代表建议,结合分析近年来的办案数据,明确了“精准供给——协同联动——法治浸润”三个落实方向,推动代表建议“开花结果”。 “普法菜单”:精准滴灌 “校园欺凌不只是打架,给他人起侮辱性外号也是一种欺凌。”9月初,清流县检察院检察官李玉欣走进清流县第一中学,为全体高一新生带去一堂别开生面的反校园欺凌法治课。活动通过案例剖析与情境讨论,拆解校园欺凌中的各种“隐形形态”,深刻揭露校园欺凌的多种面孔与法律后果,深化学生对校园“隐形欺凌”的认知。 与此同时,该院针对近年来办理涉未案件中发现的学龄前儿童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问题,联合县妇联、“泽惠”社工事务所开展“法治教育进暑托班”活动,通过“法治儿歌”“互动小游戏”等趣味形式,教会幼儿园的小朋友防拐骗、防侵害等知识。 “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需要‘精准滴灌’,方能达到最佳效果。”清流县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吴晓敏介绍。 不仅如此,清流县检察院还针对其他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强化普法课程设计和编写,形成“普法菜单”:面向高三毕业生制作《人生没有NG》禁毒宣传片,面向清流职高技专学生推出安全生产法治教育课程及相关典型案例,该院撰写并录制的《“反欺凌法治号”列车发车计划》课程更获评全省检察机关“法治进校园”精品课程。 “护学平台”:协同育人 6月27日,在李家乡鲜水村红军雕像前,22名铁路沿线乡镇的小学生认真聆听老党员讲述的英烈事迹后,踮起脚尖轻轻擦拭雕像基座。 这是清流县检察院联合宁化站派出所等单位开展的“红色夏令营”活动。活动中,孩子聆听老党员讲述英烈故事,参与“护学候车室小课堂”“法治微课堂”,在情景剧演绎中学习反诈骗、防性侵知识,还收到了装有文具和法治手册的“成长礼包”。 为铁路沿线的孩子送上“普法餐”,是清流县深化路地联合护学工作机制的一个缩影。为保障铁路沿线中小学生异地就学通勤安全,2024年9月,清流县委政法委牵头福州铁路公安处宁化站派出所、县检察院及多家路地单位,逐步形成以守护学子乘车安全为核心,以帮扶助困、红色传承、法治教育为延伸的“小火炬护学行动”平台。 铁路沿线孩子大多住在偏远乡镇,法治教育基础相对薄弱,为了实现普法教育“一个都不能少”,清流县检察院以“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流动式课堂”的形式深入铁路沿线学校,通过案例解析与通俗讲解,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知识带到孩子身边。 此外,该院还在春节前夕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了解铁路沿线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开展相应帮扶活动。截至目前,清流县检察院共开展相关活动4场,惠及铁路沿线300余名学生。 “法治浸润”:信仰培育 “法律让我明白,真正的法治不在条文的记忆里,而在每一次维护公平的坚持中,在每一次尊重他人的选择里,在每一个‘以规则为光’的成长瞬间。”今年6月,在清流县“法治星光护航成长”法治征文及书法大赛中,一名初中生在征文中写道。 学校是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主阵地”,为推动更大范围的法治宣传教育,清流县检察院联合县教育局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比赛,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用故事、随笔、手抄报、书法等形式记录对法治的观察和思考。 活动期间,学生踊跃参与,仅一周就收到500余件作品。学生或讲述身边的法律故事,或畅谈对法律条文的理解,或描绘法律在自己心里的样子……信仰的微光在一笔一画间慢慢汇聚,法治的种子也在学生心中悄然种下。 从“普法菜单”的精准滴灌,到“护学平台”的协同育人,再到“法治浸润”的信仰培育,清流县检察院以代表建议为支点,用检察履职谱写未成年人普法教育新篇章。下一步,该院将推动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向“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升级,用更实的举措、更暖的服务打通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最后一公里”,让法治的种子在青少年心田生根发芽。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