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笃行护民生 ——龙岩市永定区检察院以公益诉讼守护公共利益 检察公益诉讼十载笃行,龙岩市永定区检察院以“小院大作为”的担当,坚持聚焦生态保护、民生保障,依法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以法治之力守护大美永定与百姓安康。 守护红色遗址 闽粤交界,山道崎岖,烟雨苍茫,巍然屹立着一座两层土木结构的房子,房子外墙上,烟熏火烧痕迹依然清晰,这就是中央红色交通线入闽第一站——伯公凹。 “革命旧址是珍贵的革命文物和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重要见证,是红色基因的载体,保护它们就是守护我们的根与魂。”2022年9月,龙岩市、永定区两级检察院在伯公凹挂牌设立检察守护站,将司法保护的触角延伸至红色遗址保护一线。2024年,永定区检察院在全面摸排文物保护单位现状的履职过程中发现,伯公凹小站旧址由于年久失修、缺乏管理,出现墙体破损、结构老化等问题。 为挽救革命旧址,永定区检察院通过实地勘 验、走访咨询、调阅档案等方式核实具体情况,依法向相关行政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召开磋商听证会,推动相关职能部门落实监管、修缮、保护职责。如今,经过精心修缮,曾历经沧桑的革命旧址已恢复往日风貌。 十年来,永定区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监督职能,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通过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跨部门协作等机制,逐步扩大中央红色交通线遗迹遗址保护的“朋友圈”,变“各自为战”为“共管共治”,进一步消除监管盲区和治理漏洞,构建起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治屏障。 守护绿水青山 2022年5月,永定区检察院在履职过程中发现,辖区一家生猪养殖企业违规处置生猪粪污,随意排污产生的恶臭气体,造成环境污染,影响村民生活。永定区检察院立即启动公益诉讼调查程序,通过对职能单位制发检察建议,建议有关部门依法履职,督促养殖场限期整改、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清理垃圾270多吨,并对违规排放企业罚款34万多元,有效遏制了污染蔓延。 2024年4月,永定区检察院检察官在履职过程中发现,辖区某机制砂企业厂区外的一条排水沟污泥浑浊。经调查,该企业在生产机制砂的过程中闲置污染处理设施,将生产废水直接排放到下游河道,流入汀江流域导致水体污染,对环境、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该院立即启动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立案程序,通过召开听证会督促企业予以整改。同时,该院并未止步于个案办理,而是以点带面推动行业综合治理、源头治理、长效治理,督促相关部门建章立制,确保辖区机制砂行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永定区检察院关注群众“家门口”的生态问题,聚焦江河湖库流域治理问题,坚持一体办案、综合履职,加强执法司法联动协作,开展高质效办好水环境治理专项工作,办理水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件17件,推动解决了一批永定区流域“河湖四乱”“养殖污染”等突出问题,让永定的山更绿、水更清。 守护食药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药品安全关系到每一位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永定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工作的重点领域。近年来,该院持续深化“行政监控协同+公益诉讼介入+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走访市场监督管理、卫生健康等有关行政机关,协调刑事检察、控告申诉检察等相关内设部门,采取座谈交流、实地调研等方式全面梳理存在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共立案办理食药安全领域案件63件,助力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2020年8月,永定区检察院接到群众反映,辖区部分公立医院长期短缺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等心脏病常用急救药品,以及部分医疗机构存在部分药品未按要求存储等问题。该院立案调查核实后,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磋商,推动健全医疗机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同时,该院对药品零售行业开展多维“体检”,对药品存储环境、保质期、执业药师执业规范等问题开展监督。2021年4月,该院对医院药品配备问题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未再发现基本药品供应不足问题。2022年,该案获评最高人民检察院“3·15检察机关食品药品安全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2024年春节期间,永定区检察院接到“益心为公”志愿者反映,超市部分零售食品未按规定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部分食品出现变质、发霉等现象。该院立即核实相关情况,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并邀请市场监督部门、“益心为公”志愿者对辖区部分食品经营单位开展联合检查,共检查54家,开具处罚决定书2份,口头通知整改18家,用实际行动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