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10-17 13:02:59

福鼎市贯岭镇综治中心构建“一站式受理、多部门联动、全流程化解”工作机制

作者:本报记者 龚丽雯 通讯员 王丽春 陈林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福鼎市贯岭镇综治中心构建“一站式受理、多部门联动、全流程化解”工作机制——

将治理“难点”转化为平安“亮点”

在闽浙两省三县(市)交汇的特殊地理版图上,福鼎市贯岭镇曾因省际管理权责交织、群众诉求多元,面临治安盲区、矛盾纠纷频发的治理难题。近年来,贯岭镇综治中心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构建“一站式受理、多部门联动、全流程化解”工作机制,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模式、科技赋能,将治理“难点”转化为平安“亮点”,在闽浙边界绘就出一幅多元共治的和谐图景。

一站集成

让群众“进一扇门解千结”

“之前为宅基地的事,跟邻村老李扯了半个月,找了村两委又跑镇里,来回折腾好几趟;现在到综治中心,刚说明情况就有专人对接,事情很快有了眉目。”前不久,拿到调解协议的村民王某军看着纸上的签字和印章,语气里满是对综治中心的认可。

这一转变的背后,是贯岭镇综治中心对“一站式”服务阵地的精心打造。该中心打破部门信息壁垒,整合综合执法队、信访、劳动保障、卫生健康等行政力量,吸纳工会、共青团、妇联、法学会等群团组织,通过“常驻+轮驻+随驻”的灵活模式,让多元力量聚合。在这里,登记受理区、综合执法区、心理咨询区、AI互动体验区等功能分区清晰明确,从诉求登记到矛盾调处,从法律咨询到心理疏导,群众的各类需求都能找到“对应窗口”,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7月15日,在王某军与浙江邻村村民李某梅的宅基地纠纷中,这一机制的效能尽显。双方因宅基地边界各执一词,李某梅认老槐树为界,王某军持1986年老地契反驳,两地村干部3次调解均无果。综治中心接诉后,立即启动多部门联动。金牌调解员调出航拍图与历史档案,公共法律服务站法律顾问解读“登记确权优先”的法律依据,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同步开展实地勘测。最终,在客观数据与法理支撑下,双方确认边界,王某军主动退回多占区域,一场跨省纠纷仅用一个上午便圆满化解。

多元共治

让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边界治理不能靠‘单打独斗’,要让每一股小力量都融入共治大格局。”贯岭镇综治中心负责人表示。基于此,该中心探索构建“1+6+N”法治服务矩阵,培育多支特色治理队伍,以差异化优势破解各类矛盾难题。

“栀子花调解队”是这些队伍的“柔情力量”。这支由闽浙三地社会治理办、派出所、司法所、村居女性工作者组成的队伍,凭借细腻耐心的特质,成为家庭纠纷、邻里矛盾、妇女维权的“解铃人”。在陈某与王某离婚后的孩子探望权纠纷中,双方曾因探望时间与方式多次发生肢体冲突。调解队成员多次上门家访,一方面为双方做心理疏导,缓解对立情绪;一方面从孩子成长需求出发,引导理性沟通,最终促成探望协议,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

“陈锡鹤金牌调解室”则是矛盾化解的“硬核支撑”。拥有近20年司法行政经验的陈锡鹤,擅长处理复杂疑难案件,累计调处纠纷超1000件,成功率保持在98%以上,200余起潜在激化矛盾被他化解在萌芽。8月6日,贯岭镇一名务工人员在温州某公司值班期间身体不适,回出租房休息5天后不幸离世,因“非工作时间、非工作地点”无法认定工伤,工人家属与企业陷入僵局。陈锡鹤主动赴温州调解,既向企业讲解政策法规,也动情陈述工人家属的困境,最终促成企业给予10万余元人道主义补偿,为这个困难家庭解了燃眉之急。

“汾关义警队”则是边界平安的“流动防线”。义警队员由企业安保人员与志愿者组成,常态化开展治安巡逻,在闽浙边界重点路段进行交通安全劝导、反诈宣传。此外,中心还联合两地司法行政部门,整合法律咨询、法律援助资源,依托“蒲公英志愿者”队伍,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嘭嘭鼓”说唱形式普及法律知识,将民法典、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条文转化为朗朗上口的唱词,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从源头减少矛盾发生。

科技赋能

让服务“更精准更高效”

“以前办事得挨个窗口问流程,现在对着屏幕点一点,该找哪个部门、要带什么材料全清楚了!”刚通过AI数字人完成法律咨询预约的村民李大哥,对贯岭镇综治中心的智慧服务赞不绝口。

面对省际边界治理中“信息不通、响应不及时”的痛点,贯岭镇综治中心以科技为突破口,将数字化工具与基层治理需求深度融合,用智慧手段打通服务群众的“快速通道”,让治理效能在科技加持下持续提升。

AI数字人交互系统是贯岭镇综治中心打造“智慧导服”的核心载体。在服务台的触控屏上,AI数字人随时待命,通过语音交互与菜单选择双重模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此外,该系统还添加了民间借贷、婚姻纠纷、市场维权、土地承包等常用法律文书,并可生成清晰的流程指引和各窗口、服务站坐班安排,让群众“带着问题来,揣着准备走”。自启用以来,该系统为群众开展咨询引导互动次数达百次以上,群众办事时间显著缩短,有效解决“不知找谁办、不知怎么办”的难题。

科技赋能的同时,该中心始终守住“人性化服务”的底线。在数字化工具覆盖不到的领域,“人工补位”机制确保服务不缺位。中心公共法律服务站实行律师轮驻制度,每周三、五有职业律师坐班,墙上“免费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申请”的流程海报清晰醒目,律师不仅为群众解答法律疑问,还会协助整理证据材料。二楼的心理咨询室更是科技与温情的结合点,绿色墙面搭配“倾听你的心声”标语,沙盘、沙具柜等设备齐全,公益心理咨询师定期坐班,与调解室“联动办公”。

如今,在科技赋能下,贯岭镇综治中心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从理念变为现实。从AI数字人的精准导服,到数字化平台的高效调度,再到“科技+人工”的保障,智慧治理的触角已延伸至省际边界的每一个角落,为“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枫桥经验”注入新时代科技活力。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