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10-17 13:02:59

福州新区(长乐区)以“积分制”激活乡村治理活力

作者:本报记者 陈钦祥 通讯员 王至莹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从“要我整治”到“我要整治”

——福州新区(长乐区)以“积分制”激活乡村治理活力

青瓦缀绿篱,碧水绕村流……在福州新区(长乐区)营前街道长安村,晨雾轻笼整洁村道,家家户户门前的分类垃圾桶摆放整齐。在党群服务中心,村民陈阿姨举着手机扫码查积分,笑着兑换物资:“这个月靠垃圾分类和清扫村道攒了不少分,刚好换袋大米和洗洁精!”

这幅景美人勤的乡村画卷,正是长安村以“积分制”激活乡村治理活力的生动缩影,更折射出福州新区(长乐区)用创新机制破解乡村治理难题的深层实践。

从“干部肩上担”到“村民手中干”

作为营前街道积分制治理的“先行兵”,长安村率先打破乡村环境整治中“干部干、群众看”的困局,以“小积分”破题。

长安村把“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禽类规范养殖等治理重点,全部转化为可量化的“长安积分”——村民只要主动参与就能攒分,让治理责任从“干部肩上担”变成“村民手中干”。

为避免积分沦为“空头支票”,长安村建起“看得见、用得上、有价值”的激励体系。不仅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明码标“分”的兑换柜,还联动本地商超实现“家门口兑换”,积分能随时换洗衣粉、大米等生活用品;更联合长乐农商银行,为高积分村民提供贷款利率优惠,让“积分”既有日常实用价值,又能带来长远政策红利。

数字化更让积分管理效率飙升。长安村试点“智慧积分政务端”系统,每户村民的垃圾桶都有专属二维码,扫码就能自动记录垃圾分类情况;村民通过小程序可实时查积分、在线兑礼品,管理员在后台精准核验数据,真正实现“考评靠数据、治理智能化”。

如今的长安村,既保留“绿树村边合”的诗意,又形成“人人愿参与、户户争积分”的氛围。截至目前,营前街道 9个行政村累计积分7.8万余分,兑换率100%,长安村也成了周边村庄的“治理样板”。

从“单点突破”到“面上开花”

从长安村的“单点突破”到全区“面上开花”,积分制很快在福州新区(长乐区)各乡镇(街道)落地生根。各相关单位结合实际探索出多样化模式——

航城街道靠清晰规则与有力激励,让村民从“袖手看”变“动手干”,用“积分制”跑出治理“加速度”;

古槐镇屿北村创新“积分制+红黑榜”,将积分与榜单公示挂钩,正反双向发力,绘就生态宜居新图景;

鹤上镇以东平村为试点,推广“一户一册”台账,激活群众参与热情,用小积分撬动治理大格局;

猴屿乡依托省级数字乡村试点优势,建数字平台对接村域需求,浮岐村用智慧积分评星,猴屿村靠AI摄像头赋能,推动治理智慧化、服务便捷化、产业数字化。

在总结各村经验的基础上,福州新区(长乐区)并未止步于简单推广,而是深化创新,将积分制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工作,构建起“1+N”积分治理模式:以“积分制”为核心机制(即 “1”),叠加物质奖励、政策鼓励、精神激励、数字化赋能等多种支持措施(即 “N”),鲜明树立“人人参与、实干得利”的导向,推动乡村治理从“要我整治”向“我要整治”转变。

为保障群众积极性,福州新区(长乐区)还建立“考评组评一评、红黑榜亮一亮、星级户晒一晒、奖励品兑一兑”的闭环机制,把群众的自觉行动精准转化为“可量化的积分、可兑换的实物”。去年以来,全区累计兑换物资总价值达90.2万元,小到洗衣粉、大米,大到生活用品套装,积分兑换的“烟火气”让参与热情持续高涨。

从“小积分”到“大治理”

福州新区(长乐区)延伸治理效能,与长乐农商银行深度合作,创新推出“星级文明户”惠民信贷政策:根据农户积分等级实行差异化贷款优惠,积分越高、优惠越大,重点支持村民生产经营或自主创业。截至目前,长乐区已向63户“星级文明户”发放“星级文明贷”955.7万元,将金融活水浇到田间地头,实现“整治环境”与“增收致富”双向奔赴。

除了物质与政策激励,福州新区(长乐区)更注重精神引导。对家庭积分排名靠前的农户,不仅全区通报表扬,还将其列入村“两委”后备人选,在入党、评优评先中优先考虑。让积分高者成为乡村治理的“带头人”,用荣誉激发群众的责任感与荣誉感,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积分制的全面推行,为乡村带来“颜值”与“内涵”双重提升。颜值上,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昔日卫生死角变身精致“微景观”,乱堆乱放彻底消失,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内涵上,乡村治理能力持续升级,村民的公共意识和自治能力显著增强,从治理“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作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逐步形成。

如今,在福州新区(长乐区)的乡村大地上,“积分”既破解了乡村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又为乡村振兴注入长效活力。从“小积分”到“大治理”,这一创新实践正以扎实成效,让村民获得感更足、乡村发展后劲更强,也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经验。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