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10-17 13:02:59

记福州市公安局华大派出所辅警李琳

作者:本报记者 王思琦 通讯员 张杰 姚晨薇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她是群众都认得的“熟面孔”

——记福州市公安局华大派出所辅警李琳

在福州市公安局华大派出所辖区的居民眼中,李琳是个“熟面孔”,她总是扎着高马尾,笑容爽朗,举手投足间硬朗干练,社区里出现什么问题,她总是第一时间出现。

参加公安工作以来,李琳在福州市公安局华大派出所“许卫敏警务室”扎根,始终坚守在社区警务工作一线,从警务新人逐渐成长为辅警中队长。

“许卫敏警务室”是福州公安社区警务的一面旗帜,也是少数以民警名字命名的警务室。“作为这个标杆警务室的辅警,我知道自己身上担子更重。如何协助社区民警把公安基础工作做实、服务做细,保持这块‘金字招牌’常亮长新,是我常常思考的事。”李琳说。

“铁脚板”走出安全感

“着火了,着火了……”今年8月的一天中午,正在入户访查登记的李琳听到呼喊声,她毫不犹豫地循声冲去。面对慌乱的居民,她熟练地抄起角落的灭火器,对准火源喷射,不一会就扑灭了火苗。事后,居民纷纷向她道谢,她只是摆摆手:“这是我该做的,只要大家安全就好。”

这是李琳的工作日常,她的身影几乎每天都在社区出现。今年以来,李琳协助社区民警消除漏登地址186条、核校人口信息3000人次。她工作的警务室墙上悬挂的8面锦旗,记录着8年来她和社区民警一起帮助11名走失人员回家、找回381件失物的暖心故事。

走进“许卫敏警务室”,柜子里一排排业务文件夹摆放整齐,基础台账分门别类。这样的细致管理,离不开李琳的艰辛付出。但她深知,社区警务远不止档案管理和数据整理,下沉社区、入户走访,才见“真功夫”。

0.28平方公里的辖区,有21个小区、809户居民,出租户多、单位多、流动人口多,李琳用“铁脚板”走遍每个角落。夏天汗水浸透警服,冬天楼道寒风呼啸,她咬牙坚持。正如她常说的:“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社区警务工作是一件件干出来的。每天多走访一圈,居民心里就多一分踏实。”

“较真劲”温暖居民心

“李琳的电话,我们全家都存着,有事找她准没错!”社区居民王阿姨的一句话,道出了许多辖区群众的心声。

在群众眼里,李琳办事带着一股“较真劲”。居民的事无论大小,她都放在心上。有一次,两户邻居因厕所漏水争执不下,李琳连续2个月30多次上门走访,倾听诉求、联系维修,最终提出“楼上承担费用、楼下配合检修”的方案,让双方握手言和。

类似的场景在社区并不少见。北江里社区地势低洼,每到台风季积水严重,影响群众出行。接到居民林阿姨的求助电话,李琳立刻协同民警和社区干部,拿上抽水泵排水,让居民正常通行。

2018年8月,鼓楼公安分局在“许卫敏警务室”成立首个境外人员管理服务站。作为窗口登记负责人,李琳少不了要同前来咨询和办理业务的外国友人打交道。为了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她利用空闲时间补习英语口语,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让不少外国友人体验到福州公安“最多跑一趟”的便捷服务。近3年来,李琳共接受境外人员各类咨询服务135余次,新增登记境外人员44人,无一差评。

“居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是李琳多年坚持的准则。正是这份较真,暖了居民心坎,社区也更和谐了。

“好口才”守住百姓财

“陌生链接别点,转账汇款要核实!”面对层出不穷的电信诈骗手段,李琳主动扛起反诈责任,琢磨着如何把枯燥的知识讲得生动易懂。

平日里,李琳挨家挨户发放宣传单,遇到居民乘凉就凑过去“拉家常”,用社区真实案例拆解“刷单返利”“冒充客服”等骗局。针对老年群体,李琳定期在活动室开讲座,手把手教老人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预警功能。今年以来,李琳开展反诈宣传40余次,处置反诈预警线索2000余条。

今年7月,居民黄阿姨接到所谓“关闭百万保障”的诈骗电话,正在小区宣传的李琳看到黄阿姨的异常举动,立刻上前制止并让其挂断电话。经过李琳的耐心劝说,黄阿姨意识到自己差点被骗,避免了近2万元的损失。

在李琳的努力下,社区反诈覆盖率达98%,今年诈骗案发率同比下降70%,居民亲切地称她为“反诈小能手”。

社区警务室虽小,但为民服务事大。李琳就像一颗“螺丝钉”,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发光。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