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仙游“中央名苑”通过破产清算与府院联动实现复工,为民生工程提供法治样本—— “十年烂尾楼”迎来安居曙光 十月的仙游热浪滚滚,热风裹挟着尘土吹过仙游枫亭镇麟山村。十年来,“中央名苑”的工地上只有风声与荒草相伴,地下室积水成塘,铁架锈迹斑斑。如今,沉寂多年的工地终于重新响起了机器的轰鸣。塔吊转动、混凝土搅拌机开启,工人们穿梭其中忙碌作业。对于上百户购房者而言,这是一场跨越十年的等待,是一次安居梦从濒临破碎到触手可及的重生,而这场重生并非一蹴而就。 以“破”立新 时间回到2013年6月,莆田市建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中央名苑”楼盘,项目原规划建设住宅274套、商铺55间,预计2015年建成交房。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下半年,开发商资金链断裂,累计债务高达9亿余元,随后,员工陆续离职四散、关键财务账册遗失,公司人去楼空,彻底沦为空壳。这座承载着上百户业主安居梦想的楼盘,尚未完工就已宣告全面停摆。 随着施工队匆匆撤出工地现场,业主们无数次向开发商追讨,得到的只有“不清楚”的敷衍回应,自此业主们陷入了长达十年的焦灼等待。 为了回应群众的安居诉求,化解民生难题,2023年1月,仙游县人民政府直面烂尾楼这一民生痛点主动作为,由住建局、自然资源局、公安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市场监督管理局、税务局、人社局等多部门联合组成清算组,对接该公司的自行清算工作。 然而,银行贷款、民间借贷、抵押担保、工程欠款……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使得公司的自行清算工作从一开始就举步维艰。 自行清算走不通,那该如何破局? “推动企业进入破产程序。”清算组当机立断。 重重困局之下,唯有通过司法强制手段干预,对企业进行破产清算,才能借助债权人会议确认争议债权,依法解除部分购房合同以回收资产、筹集资金,进而厘清财产状况。 历经大量艰难的协调与准备,2023年10月,破产程序正式启动,由前期组成的清算组担任管理人,案件由仙游法院审理。 案件受理后,郑法官第一次踏进“中央名苑”的建设现场,这里荒草丛生、破败不堪。看着满目疮痍,她的心里愈发沉重:“这不仅仅是一处荒芜的工地,更是一块民生伤疤。” 抽丝剥茧 “这笔债权你还需要提供银行转账凭证或者其他支付方式的证明。” “是否为购房户,还需要提供购房合同、转账凭证等材料。” 管理人员一边接过资料,一边耐心解释。 工地旁临时设立的债权申报点里,挤满了前来申报的债权人。有人递上泛黄的购房合同,文件角落被翻得起了毛边;有人拿着一张已时隔十余年的借条,转账凭证已难以获寻;还有人抱来一摞公司原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借款合同,但该笔债务是否属于公司债务一时难以分辨……眼见一份份材料堆满桌面,不少业主心里直打鼓:“这样的乱账,真能理得清吗?” 对于这一担忧,仙游法院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白天在工地驻点,夜里在办公室挑灯夜战。 为高效完成债权申报和核查工作,避免债权人遗漏,仙游法院主动协调住建局、工商局、银行、车管所等部门,为管理人调取、查阅信息开通绿色通道,打通了管理人履职的梗阻。通过调取并一一比对200余份涉执档案信息,管理人查明了潜在债权人,并逐一通知其前来申报债权。 查档案、打电话、逐户核实……这样的工作一做就是几个月。管理人一一审查债权性质和债权金额,定期汇报工作进展,经过数月的努力,混乱的权属信息逐渐汇成了一份清晰的“账本”。 然而,全面摸排的结果并不乐观。市场评估显示,若直接整体拍卖“中央名苑”这一烂尾楼盘,不仅项目估值低,流拍率也极大,变现非常困难,购房业主将陷入“房财两失”的境地。 “对于‘中央名苑’烂尾楼的处置,我们要朝着‘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去做!”在破产工作协调会上,仙游法院院长董金勇的话语掷地有声。 对此,仙游法院数次召开复工续建研讨会,与住建局、税务局、财政局等部门反复磋商,逐项研讨项目规划、预算评估、税费缴纳等难题。 最终,在党委政府的指导下,项目处置方案最终敲定:“中央名苑”楼盘不能烂尾,要通过复工续建“重生”。 府院联动 复工的前提,是确认工地安全。而在“中央名苑”的工地现场,另一道更现实的难题横在眼前——受近期连续降水影响,地下室积水严重,安全隐患突出,当务之急是要对“中央名苑”的项目主体与地下室开展安全性鉴定并清排积水。 但公司名下已无任何资产,检测费用从哪里来?抽水的钱又由谁来付? 困局之下,仙游法院携手党委政府各方奔走,把“理”讲透——“不做鉴定,后续一步都走不了,做了鉴定,复工的时间表才能确定、资金测算才有抓手。”把“路”摆实——“检测费用纳入复工预算优先列支,写进台账。”最后把“情”落地——“项目停了十年,业主等得太久了,我们一起把这一步跨过去。” 最终,检测机构同意先行开展检测工作,待复工完成后再行收取检测费用。对于清积费用,管理人也当场表态:“这部分钱我们先垫上!”前期资金难题由此圆满化解。 很快,抽水作业有序展开。工地临时照明灯下,泵机轰鸣,泥水顺着沟渠奔涌而出。郑法官和管理人员守在现场,一遍遍叮嘱施工人员:“一定要排干净,不能留下隐患。”微信群里,管理团队“刷屏式”跟进现场照片:随着积水一点点退去,裸露的水泥地面逐渐显露,短短四个字迅速刷屏——“清干净了。” 郑法官望着逐渐干涸的地下室,语气坚定:“只有安全过关,谈复工才有底气。” 在各方的努力下,项目后续的安全鉴定与续建造价测算工作顺利推进,“中央名苑”的复工也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复工续建 为尽快开启续建进程,在招募施工单位时,仙游法院提出了附条件招标的创新思路,即由施工方先行垫付部分工程款,在楼盘建成后,管理人将以回收的房产抵付工程款。 但由于楼盘烂尾,小区的消防、绿化、管网等配套工程都未建设完工,经测算续建费用预估需要上千万元。面对这一现实,施工方明确表示,若没有可靠的资金保障,绝不会贸然进场施工。而建峰公司早已无力承担这一高额费用,复工一度陷入僵局。 引入外部投资人是仙游法院和管理人团队为项目筹资所做的第一次努力,但在多方洽谈后,因担心楼盘烂尾十年且地理位置一般,房子建成后可能难以售出导致资金无法收回,所以没有人愿意接盘,外部融资的希望彻底落空。 面对“无米之炊”的困境,仙游法院与县政府、管理人团队经过细致摸排和多轮磋商,创造性地提出了“分产权类型筹集续建资金”的方案:对于消费性购房、投资性购房及“以房抵债”的债权,按照产权类型不同,分别确定不同的续建费用分摊,且既可以以现金分摊费用,也可以退回房产折抵费用。 为了分清产权类型,仙游法院积极对接不动产登记中心,指导管理人团队全面梳理商品房登记信息,逐一查清163名业主名下的房产备案情况。 然而,当自筹方案正式提出,新的问题又随之出现。 “再掏钱,如果还是建不起来,我们不是损失的更多?”业主们的担忧声不绝于耳。 为了打消业主们的顾虑,仙游法院与管理人共同商议,在初步敲定沟通动员的整体安排后,管理人带着厚厚的造价清单逐户走访、耐心解释。尽管沟通多次遇阻,但法院与管理人未曾动摇,双方及时研判业主反馈,动态调整动员策略。 最终,经过50余次的沟通动员,业主们的疑虑逐渐消除,26户业主率先签约,首批100多万元资金到账,复工终于有了“第一桶金”!但这距离施工方进场施工的现金出资目标仍相去甚远。 复工续建真的遥遥无期吗? 转机源自一份弥足珍贵的社会担当。 在法院多次组织管理人团队陪同施工队深入现场实地考察的过程中,施工队目睹了法院和政府为推进复工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也听到了业主们节衣缩食、多方筹措续建资金的不易,真切地感受到了上百户业主长达十年的煎熬与期盼。 最终,在业主筹资达预期筹资目标的20%时,施工队毅然决定先行进场施工。 “我们盖的不是冰冷的砖瓦,是上百个家庭的未来和盼头。这笔账,不能只算利润,还得算情义。”施工队负责人望着那荒芜的工地,缓缓说道。 7月6日,复工仪式正式启动,全面复工的号角正式吹响。如今,工地昼夜忙碌,业主群里的照片传递着每天的施工进展。业主王女士哽咽着说:“以前看着烂尾楼就心堵,现在每天路过都想多看两眼,连孩子都知道‘我们的新家在长高’。”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