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10-20 14:24:26

三明大洛派出所多措并举护航橘农丰收季

作者:本报记者 吴予曈 通讯员 陈萃 张丽雯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金色橘海中的“藏蓝”身影

——三明大洛派出所多措并举护航橘农丰收季

深秋时节,三明市沙县区大洛镇漫山遍野的橘园里,累累硕果挂满枝头,金黄的色调在阳光下流淌,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柑橘甜香。一年一度的橘子丰收季已然到来,田间地头、乡间公路上呈现出一派采摘、运输的繁忙景象。

在这“甜蜜时刻”,三明市公安局沙县分局大洛派出所深入一线、靠前服务,围绕交通安全、矛盾化解、治安巡防等方面精准发力,全力护航橘农丰收。

“小喇叭”响彻采收路

“师傅,咱们的拖拉机车斗不能载人,老乡们采摘再累也要注意安全,坐正规的车!”近日,在通往橘园的一段急弯陡坡路口,民警张乐璨正拿着扩音喇叭,反复提醒着。

民警们逐一拦下运送橘子的车辆,猫着腰仔细检查刹车、灯光和轮胎状况,重点查验农用车、轻型货车是否存在人货混装、超高超载、非法改装等安全隐患。他们耐心地向橘农和运输司机宣讲弯道行车注意事项、佩戴安全头盔的必要性。针对部分橘农习惯于搭乘农用车往返的隐患,派出所还组织警力在橘园集中区域出入口进行劝导。就在前几天,民警在巡逻过程中发现一个收购点就设置在急弯路段,存在安全隐患,于是立即督促收购商、橘农转移至安全开阔路段,并摆放安全警示牌。

“丰收是好事,安全是前提!民警们天天在路口守护、提醒,我们心里也踏实。”一名老橘农感慨道。连日来,“小喇叭”的回响成为大洛镇山路上最醒目的安全信号,有效压降了涉及柑橘运输的交通安全风险。

“法理情”巧解橘农忧

针对丰收季易发的交易纠纷,大洛派出所一方面加强普法宣传,提醒橘农规范签订协议、明确品质标准;另一方面走访对接辖区主要收购商,倡导诚信经营、依法履约,并通过提前布设驻点警力、公开驻村调解员联系方式等,让“纠纷不出收购点”成为现实。

外地客商邓先生此前已向张田村橘农老姜支付了定金预订一车橘子。但在10月9日上午采摘装车前的验货环节,邓先生认为部分橘子表皮有轻微损伤和品相瑕疵,达不到最初商定的优质果标准,不愿按原价收货,要求扣减货款或退货退款。老姜则认为自家橘子品质整体良好、瑕疵果比例很小且属于正常范围,觉得邓先生是借故压价,坚持要求按约履行交易。双方争执不下,定金问题更让矛盾升级,眼看一桩买卖就要泡汤。

接到求助后,大洛派出所民警刘涛立即带领调解员赶到现场。“大家别急,都消消火,有理咱们好好说!”刘涛先拉开情绪激动的双方,稳定现场秩序。这边是橘农黝黑脸庞上洋溢的丰收希冀,那边是收购商精打细算的考量,刘涛没有简单论断孰是孰非,而是采取最客观的方式——现场随机开箱抽验,双方共同仔细检查了多箱橘子,确实发现一小部分果子存在表皮磨损,但整体饱满度较好。

刘涛心里有了数。“咱们的目的都是让橘子顺顺利利卖出去。眼下一车橘子都在这儿,如果买卖泡汤,老姜损失大,邓先生大老远来白跑一趟也不容易。能不能各让一步,按果子实际品相分级?优质果按原价,有瑕疵的部分适当折价,既保证了老姜的收益,也让邓先生的损失降到最低?”在刘涛公正、耐心地调解下,一场围绕质量与定金的风波就此平息,金黄的橘子最终如约装上了邓先生的货车。

“多亏了你,道理讲得明白,办法想得周到,不然我们这橘子真不知道该咋办!”老姜握着刘涛的手,满是感激。

“夜巡灯”点亮平安园

夜色降临,满载橘子的货车陆续驶离山村,喧闹的山野逐渐沉静。“走,去橘园集中区和几个大的储藏点再看看。”大洛派出所所长李光祯带领几名辅警再次出发。

闪烁的警灯在蜿蜒的山路上缓缓前行,强光手电的光束不时扫过路边僻静的橘园和空置的村屋。丰收时节,果园内和农户家中常存放大量待售橘子,是防盗重点。为此,派出所合理优化警力配置,科学制定巡逻路线,将夜间巡逻力量重点向橘园密集区和储存场所倾斜,增加巡逻频次和密度。同时,充分发动群众力量,组织网格员、村干部、橘农代表成立“护橘巡逻联防队”,佩戴红袖标,凭借他们对地形熟、人员熟的优势,在民警带领下开展重点时段步巡守望。同时,民警通过无人机巡航画面等,实时查看偏远果园和路口动态,将“人巡+技巡”结合,打造覆盖全天候、全方位的立体防控网。

“辛苦摘下的橘子,就怕被人惦记上。看到路上闪着的警灯,晚上睡觉都踏实许多。”橘农陈大姐看着窗外的巡逻灯光说。

脚下的泥土沾染着辛勤的汗水,肩头的警徽映照着丰收的喜悦,大洛派出所民警、辅警穿梭于金灿灿的橘海之间,他们把“平安”写在崎岖的山路上、摆在称量的秤杆前、融入深夜的巡查中。丰收季还在继续,那一抹坚守的“藏蓝”,依然是大洛橘农心中最温暖、最坚实的依靠。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