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纸诉状,四阶楼梯,让毗邻而居的张家与王家剑拔弩张。一边是三轮车无法通行的现实困境,一边是关乎老人出行安全的孝心之举,寸土不让的争执几乎让邻里情分消耗殆尽。这堵横亘在过道里的“墙”,该如何拆除?近日,漳平市人民法院青年法官俞晓雅刚入额独立办案,便遇上这起棘手的相邻权纠纷。面对调解困局,俞晓雅以“削梯扩道”的巧思,不仅疏通了物理通道,更拆去横亘在两家人心间的“隔心墙”。 楼梯扩建引争执 今年7月,张某一纸诉状将邻居王某诉至漳平法院,缘由是王某此前翻修自家楼梯时,私自扩建楼梯面积,导致住在内侧的张某家的三轮车无法通行,张某要求王某拆除妨碍通行的四阶楼梯。可一旦拆除这四阶楼梯,整个铁梯几乎都要重建,王某自然不愿,双方多次争执无果,矛盾越积越深。 受理案件当天,恰逢台风过境,天空灰蒙蒙的,乌云压得很低,仿佛随时会落下大雨。俞晓雅带着漳平市东坑村支部书记黄书记前往纠纷现场。刚到楼下,俩人便发现楼房周围挤满了人,除了双方当事人,还有不少看热闹的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有人帮张某说话,认为王某扩建楼梯影响通行;有人替王某抱不平,觉得翻修自家楼梯无可厚非。嘈杂的声音不仅扰乱了现场秩序,还影响案件事实的核实,调解工作尚未开始便陷入僵局。 “大家先安静一下,今天我们来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来争论对错的,无关的乡亲先回去,等事情解决了,大家才能安心过日子,对不对?”俞晓雅的声音清晰而坚定,黄书记也随即上前协助劝说。在俩人的努力下,围观村民陆续散去,现场秩序很快恢复平静。 测量地形明症结 秩序恢复后,俞晓雅跟着张某、王某到楼梯前仔细观察地形,并逐一询问楼梯翻修的时间、扩建的细节,慢慢理清案件的来龙去脉。 原来,这片区域早年只有一架木梯,不仅坡度陡、宽度窄,还因年久失修早已老化,存在安全隐患。王某的母亲年事已高,腿脚不便,走木梯十分危险。前几年,王某将木梯改建为更宽、更稳固的铁梯,方便母亲上下楼。从铁梯表面的锈迹不难看出,铁梯已使用不少年头,且此前邻里间未提出过异议。 趁着黄书记拉着张某和王某单独做思想工作的空隙,俞晓雅绕着楼房走了一圈,查看周边其他通道。可一圈排查下来,俞晓雅发现,其他小路比楼梯旁的通道更窄,有的甚至只能容一人通行,根本无法满足三轮车通行需求。 “看来,化解纠纷还是得从铁梯下手,这是唯一能让三轮车通行的路径。”俞晓雅在心里默默确定了调解方向。 随后,俞晓雅拿出卷尺,蹲在楼梯旁仔细测量。测量结果显示,楼梯扩建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底部四阶,正是这部分突出的结构挡住了三轮车的通行路。俞晓雅将测量数据记在本子上,心里有了初步调解方案,可还没等她开口沟通,张某和王某又因为陈年旧事吵了起来。 “当年你家盖房子占了我家半米地,我都没说啥,现在让你拆几阶楼梯怎么就不行了?” 张某提高嗓门不满地说。 “那地是村里当年划定的宅基地范围,我可没占你家的!这楼梯是为我妈建的,拆了她怎么下楼?”王某也不甘示弱,二人你争我辩,情绪越来越激动,刚刚缓和的调解氛围再次陷入僵局。 就在这时,天空突然下起大雨。俞晓雅赶紧上前劝道:“雨这么大,咱们先去村部避雨,有话慢慢说,淋着雨也解决不了问题。”这话让争吵的俩人冷静下来,他们收拾好东西往村部走去。 “在我们农村,大家盖房子大多没规划,都是跟着宅基地的地形来,通行的道路也都是多年形成的习惯路。王某的铁梯确实建在自家宅基地范围内,没超出规定,之前大家出门都骑摩托车,楼梯宽度够用,没发现问题。这两年,村里不少人买了三轮车拉货,对道路宽度要求高了,矛盾也渐渐冒出来。之前木梯窄,能贴着墙走,现在铁梯宽了才挡路;王某反对拆梯,也是担心母亲上下楼的安全,双方各有各的理。”路上,黄书记向俞晓雅进一步解释。 听了黄书记的话,俞晓雅心里有了数,她静静思索着,希望能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既能让张某的三轮车通行,也能让王某母亲的出行不受影响。 削梯扩道寻平衡 到村部后,俞晓雅和黄书记凑在一起商量方案。“如果拆四阶楼梯重建,成本太高,王某肯定不接受;要是一点都不调整,张某的三轮车通不过,纠纷还是解决不了。” 黄书记皱着眉分析道。俞晓雅则拿出测量图纸,指着铁梯底部说:“你看,最底下一阶楼梯突出的部分最多,要是把这一阶的外侧部分削掉,既不用动上面的楼梯,不影响王某母亲上下楼,又能拓宽通道,让三轮车通过,这应该是性价比最高的方案。”黄书记看着图纸,连连点头:“这个办法好,两头都能顾到!” 随后,俞晓雅找到王某沟通,从睦邻友好的角度出发,温和恳切地说:“王大哥,您建楼梯是为了母亲,这份孝心大家都看在眼里。现在张某的三轮车过不了,也是实际困难,咱们要是能稍微调整一下最底下一级台阶,既不影响阿姨出行,又能帮邻居解决问题,以后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相处也舒心不是?”王某一听方案不影响母亲生活,便爽快答应:“只要我妈上下楼安全,削掉一点没问题!” 可这边王某刚点头,张某又犯了嘀咕:“法官,就削这么一点,通道还是有点窄,能不能让他多削点?”俞晓雅没有急于否定,而是耐心解释:“张叔,您得明白,这楼梯所在的地本就属于王某,他愿意切割楼梯让出路来,已经是考虑到邻里情分了。要是咱们再要求他重建楼梯,他很可能会反悔,到时候不仅通道问题解决不了,你们俩的矛盾还得激化,那可就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您先想想,三轮车能顺利通过是不是最主要的需求?现在这个方案已经能满足通行,咱们得见好就收,给彼此留余地。” 一番推心置腹的劝说后,张某终于松了口:“法官您说得对,能让三轮车过就行,我不再提额外要求了。”双方达成共识后,俞晓雅拿出事先拟好的和解协议,逐条向俩人解释内容,并针对协议里的施工时间、安全保障等细节,结合双方意见进行多番修改调整。最终,张某和王某在协议上郑重地签了字,按下手印。 此时,窗外的雨也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了下来。几人一同回到现场,王某按照协议约定,找来工具对楼梯进行切割。半个多小时后,切割完成,俞晓雅让张某把三轮车开过来测试,只见三轮车稳稳地从楼梯旁的通道驶过,没有丝毫阻碍。王某走上楼梯试了试,铁梯的稳定性也没受影响,他笑着对张某说:“以后你家三轮车出行可以畅通了。” 张某也不好意思地笑了:“之前是我太较真了,以后有啥事儿,咱们邻里间多商量。”说着,俩人伸出手,紧紧握在一起,隔阂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10月9日,俞晓雅再次到漳平市东坑村回访,见到张某与王某俩人正一同整理楼梯旁杂物。“现在三轮车出入顺畅得很!”张某笑着说。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