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10-22 10:59:26

三明市公安机关谱写新时代“枫桥经验”生动实践

作者:本报记者 彭冬晴 吴予曈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巧解“千千结” 答好“平安卷”

——三明市公安机关谱写新时代“枫桥经验”生动实践

6月,三明市公安局与市综治中心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打破部门壁垒,推动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实现联调联治、同频共振。

8月,三明市公安局制定出台《三明市公安机关社区警务工作指南》,让全市社区警务工作者在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有“典”可用。

9月,三明市公安局召开21个城区派出所所长座谈会,聚焦8类47个具体问题和49项具体需求,逐项梳理症结、制定整改清单,推动治理资源精准下沉到“最后一米”……

近年来,三明市公安机关发挥多元功能,强化多维治理,以一个个贴合民情的治理实践,让“矛盾化解在早、平安就在身边、服务扎根在心”的愿景照进现实,为基层善治注入鲜活的公安力量。2024年以来,三明市公安机关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5.4万余起,发放公安提示函3067份,推动现行命案逐年下降,12个派出所获评部、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称号,2名民警获评三明市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个人。

小吃里的“调解经”

提起三明的“沙县小吃”,可谓无人不晓。被称为“沙县小吃第一村”的夏茂镇俞邦村,每年有2万多的小吃业主从这里出发,背着擀皮杖、小汤勺走南闯北做小吃,将沙县小吃开到了世界各地。而沙县公安一套独特的“小吃枫桥”工作法正悄悄守护着小吃业主们的“闯业路”,它像包扁肉一般,把矛盾纠纷“包起来、化解掉、不上交”;它像捏皮褶一般,把内部合力“捏起来、合得紧、攥成拳”。

今年5月,在外省经营沙县小吃的罗大哥发现有人侵权举办“沙县小吃展”,与对方理论无果后,他拨通了家乡夏茂派出所的电话。“此事不仅关乎群众生计,更涉及沙县小吃品牌声誉。”所里“老党员调解室”的调解员罗建荣明白,跨域纠纷需“两边用力”。他立刻与民警魏伟联动“小吃同业工会”驻外省联络处,组织力量赶赴当地对接相关部门。最终,两地合力妥善解决了这起侵权纠纷。

这个由老党员民警组成的调解室,联合法庭、司法所、律师等多方力量,通过“线上+线下”并行机制化解矛盾,已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运行以来,共成功调处各类纠纷446起,其中异地复杂纠纷97起,调解率达100%。

在夏茂镇儒元村,一场持续半年的家庭纠纷更考验调解智慧和耐心。邓某的父亲去世后,留下一套房子,产权由自己、母亲及舅舅三方共同拥有。

邓某因缺钱想低价卖这套房,母亲不肯卖,舅舅又主张高价卖,三人遂产生了纠纷。今年初因这个事报了警,派出所介入了解情况,但初次调解未成功,母亲又赴外地继续经营小吃。近日,夏茂派出所民警再次搭建线上调解平台,将三方拉进同一间“云调解室”进行调解。司法所工作人员详解继承法,算清房产份额;民警从亲情角度劝解“房子是念想,家和万事兴”……又经多方努力,当三人在调解协议上落定电子签名时,视频中的一家人又露出了和谐的笑容。

“矛盾不上交”的信心,来自日常的主动预防。夏茂派出所民警总会在巡逻时带上小喇叭,循环播放“邻里互助”“理性维权”等主题的提示语,顺便把值班电话5504110再“广而告之”。

刑事治安案件发案较低,无重特大案件(事故)发生,治安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近年来,夏茂派出所真正做到“小吃枫桥”经验在辖域内落地落实,实现了辖区治安平稳有序、群众安居乐业、经济持续发展。

“网格中”的精准治理

“这空地我们业主停摩托都好几年了,凭啥你装个道闸就不让进了?”今年4月,三元公安分局白沙派出所管辖桃源社区某小区,业主翟先生指着新安装的道闸,与机械厂工作人员争执不断。这片未规划车位的空地,是小区数十户业主停放电动车、摩托车的主要区域,而机械厂则称长期承担该地块维修费用,有权规划车位。双方各执一词,业主先后三次拆除道闸螺丝,眼看矛盾就要升级。巡逻赶到的桃源义警队员第一时间上前劝阻,并联系了白沙派出所社区民警蒋昌源。

蒋昌源赶到后,先带着机械厂负责人走访周边老小区,并解释说:“您看,老小区都懂留空间给居民,晒不着雨淋不着,大家心里才顺。”经过5轮调解,机械厂最终从规划的17个车位中,预留3个车位专门供居民停放电动车、摩托车,其余社会车辆按标准缴费。前不久民警回访时,业主们都笑着说:“现在停车不用抢,心里踏实多了。”

这起纠纷的化解,背后是白沙派出所“三色五环”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即红、黄、蓝三色分级,排查、评估、处置、回访、复盘五节闭环)的精准落地。纠纷初现时,社区民警通过“线下深度摸排”将其登记在册,结合“重复争执、涉及群体利益”等特征,按机制推送至所内矛盾风险评估小组。最终由社区民警牵头,联合调解员形成专班,用“面对面调解”平衡双方利益,既守住了机械厂的合法权益,也解决了居民的“停车难”。

作为白沙派出所辖区最复杂的社区,桃源社区拥有安置房、廉租房项目,低收入流动人群等占比高,矛盾纠纷体量占全所50%以上。在这里,白沙派出所“123”社区治理新模式的灵活性,即以“桃源义警”队伍为基础,依托“相约流动警务室”和“社区警校”两个平台,运行“警保联勤联动”“联户速办”“平安哨点”三项机制,形成警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无论是“三色五环”机制对矛盾的“分级诊疗”,还是“123”模式构建的“警民共治网”,白沙派出所用一个个具体案例践行着新时代“枫桥经验”,把矛盾化解在早、在小。正如派出所民警蒋昌源常说的:“调解不是‘拉偏架’,而是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这样才能让平安真正扎根在群众心里。”

“脚底板”的为民情

在永安市洪田镇,“脚底板工作法”是化解矛盾的“秘密武器”。曾经,这里因部门联动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矛盾纠纷苗头难发现、处置不及时,待矛盾激化的群众报警时,往往已错失最佳调解期。

随着“同心共联”工作模式推行“一个中心+三支队伍”架构以来,基层治理焕然一新:洪田派出所依托“警民联调联勤中心”,有效整合资源力量,将村干部、律师、心理咨询师等社会各界力量组成“三支队伍”(即同心调解队、同心法律服务队和平安志愿者服务队),分别负责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法律宣传咨询、治安巡防和抢险救援等工作,为辖区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洪田镇被誉为“中国林改小岗村”,竹林是百姓支柱产业。“山定权”“树定根”后,“人定心”的关键便落在化解涉林矛盾上。这里山高林密,民警下一次村,裤脚上沾的泥与滴下的汗常常不分伯仲。但这双脚底板,恰恰是打开群众心门的“密码”。

今年6月,洪田镇黄龙村朱某培报警称毛竹被砍,民警黄种富立即前往了解情况。原来,朱某培为运毛竹拓宽道路,未打招呼将泥土填入邻居朱某贵竹林。对方怀恨在心,跑到双方17年前有争议的竹林砍回20余根毛竹。黄种富马上启动“同心共联”工作模式,联合林业站、村干部一边研究调解方案,一边深入现场实地勘测,既厘清受损情况,又宣讲《森林法》民法典相邻权规定。通过一番有针对性的工作,双方认错和解,17年积怨就此消弭。

在“同心共联”实践中,民警们俯下身子听民声,用真心换信任。今年9月,洪田派出所接到报警:农户与商户因橘子价格引发纠纷,竟堵车不让商户离开。所长潘家辉带队出警,在圆满化解该起纠纷的同时,他又深入了解到农商之间的纠纷根源:因价格都是口头约定,行情一降,商户马上反悔,很多农户急着止损不得不想出堵车这个“计策”。

“化解当下矛盾不难,难的是让类似纠纷止于未发。”潘家辉说。为此,他和黄种富一起联合法院、司法局等部门为村民制定了一份规范的收售协议,让每个农户在和对方约定好价格之后,都签下一份“合同”,以免因价格随意变动而发生更多类似纠纷。

就在记者采访时,洪田镇的柑橘采摘季尚未过去,很多村民还在忙着采摘、买卖水果。结束后,潘家辉又带领民警拿着“新出炉”的收售协议和各类宣传资料上了山——他要把这份“平安”第一时间送到果农手上,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田间地头。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