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10-22 10:59:26

龙海法院“活封”破“死局”

作者:本报记者 蔡欣利 通讯员 林伟凌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设备被查封,账户遭冻结,两家食品企业经营陷入停滞——

龙海法院“活封”破“死局”

“机器重新响起来那天,我心里满是庆幸。要是设备真被拍卖了,我们这几十号工人可就真没活路了。”近日,福建某食品公司与龙海某食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苏某感慨道。此前,因拖欠货款,其名下两家企业的设备被查封、账户遭冻结,经营一度陷入停滞。如今,生产线恢复运转,企业重现生机,并已按约向债权人支付了三期货款。

这一困境的逆转,源于漳州龙海法院采取的一次充满温度的“活封”执行——通过“活水养鱼”的善意司法举措,既保障了债权人权益,也助力企业走出绝境。

福建某食品公司与龙海某食品有限公司为股东关联企业,长期委托当地一家纸箱加工厂生产包装纸箱。2024年以来,受市场波动与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两家食品公司资金周转困难,货款一再拖延,累计欠款超过20万元。

纸箱加工厂方面同样压力巨大。“被拖欠的货款直接影响我们采购原料、发放工资。”其负责人表示,多次催要无果后,只能诉至法院。判决生效后,食品公司仍未履行,纸箱加工厂向龙海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法院依法查封厂房设备、冻结公司账户。其间,被执行人虽口头提出和解却未有实际行动,法院最终依法拘传了企业法定代表人苏某。

面对法官,苏某道出实情:“我们不是故意躲债,眼下确实无力一次性还清。但只要有一段缓冲期,我们已接到新订单,恢复生产后一定能逐步还款。”

苏某的陈述引起法官重视,也带来更深层的考量。

“实践中,确实存在被执行人借故拖延的情况。”法官坦言,“但我们更不愿轻易放弃任何让企业重获新生的可能。”

为确保判断准确,执行团队展开全面核查:核实新订单与预付款凭证的真实性,走访客户确认合作细节,深入车间查看设备状况与生产安排,并征询行业协会意见,综合评估企业复苏的可行性。结论是苏某所言属实,企业具备恢复经营的基础。

于是,法院并未选择“一拍了之”,而是制定了“活封造血”方案:对核心生产设备进行清单式“活封”,允许企业在监管下继续使用;开设三方共管“经营偿债专户”,注入部分启动资金,所有经营回款须入账,日常支出经审核、定期报告;同时,法院保持对闲置设备与原账户的查封,以控制风险。

“我们也着急用钱,万一宽限期过后还是拿不到钱怎么办?”起初,纸箱加工厂负责人仍有顾虑。为化解债权人担忧,法官多次当面沟通,细致说明:若强行拍卖设备,不仅变现价值低、周期长,债权清偿率可能不足五成;而“放水养鱼”,企业在监管下持续经营,反而有望实现全额还款,双方未来仍有合作空间。最终,纸箱加工厂负责人被方案的务实与诚意打动,同意法院建议。

随着方案落地,两家食品企业的生产线重新启动,经营逐步回归正轨。

“我们严格按约定管理资金、按时还款,绝不能辜负法院和债权人的信任。”苏某表示。截至目前,两家食品公司已按期足额偿还三期款项,剩余债务也将按计划清偿。

在本案的执行法官看来,善意执行并非放松执行,而是在依法保障债权人权益的同时,尽力寻找纾困再生的平衡点。

“每一家企业背后都关系着员工家庭,我们多一分耐心、多一种思路,就可能为他们多留一份希望。”法官诚恳地说道。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