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10-22 10:58:07

记南平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副科长范文飞

作者:本报记者 陈浩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从戎装在身到执笔普法

——记南平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副科长范文飞

秋日的闽北,山清水秀。南平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副科长范文飞坐在办公室,手中修改着宣传文稿,笔尖沙沙作响,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从国防一线到法治前沿,从戎装在身到执笔普法,范文飞不仅在军营熔炉中淬炼成钢,转业后更成长为法治宣传领域驾轻就熟的业务骨干。如今,他正以军人的坚韧与智慧,在全新岗位上交出一份精彩的跨界答卷。

从“电子信号”到“法律条文”的突破

作为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的优秀毕业学员,范文飞的世界曾充满复杂的信号、缜密的逻辑和无声的战斗。“刚转业时,面对厚厚的法律典籍和繁杂的普法要求,倍感压力。”回忆起刚转业安置到普法工作岗位时,范文飞印象深刻。彼时,“普法”对他而言,是全新的领域、陌生的战场。

但军人不服输的劲头,让范文飞迅速调整状态。他把普法当作“新战役”,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利用空余时间,他在办公室啃读《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逐条标注重点;遇到疑难问题时,向科室老同事、法律专家请教,记录下数十本工作笔记;到基层普法调研时,跟着前辈走村入户,学习如何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解读政策。

昔日在军营里锤炼的学习能力与严谨态度,成了范文飞转型的“加速器”。短短时间内,他便从普法“门外汉”成长为能够独立策划普法活动、撰写宣传材料、深入基层宣讲的业务骨干。范文飞撰写的数十篇宣传报道,先后刊登在省、市各级媒体平台,他也成为普法宣传名副其实的“笔杆子”。

用“精确制导”思维创新普法模式

“普法不能大水漫灌,要像精确制导一样,搞清楚普法对象是谁,他们需要什么,用什么方式他们最容易接受。”在普法实践中,范文飞将军旅思维融入工作,探索出一套精准普法的新路径。

今年5月,范文飞推动实施全省首个“蒲公英”普法主播孵化计划,帮助法律界人士打造个人普法IP,用“网言网语”让法治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而这只是范文飞创新普法方式的冰山一角。

针对不同群体的法治需求,范文飞推动打造“分众化”普法产品:面向青少年,策划沉浸式“模拟法庭”,让学生通过扮演法官、律师、原告等角色,直观感受法律威严;面向企业经营者,组织“法治护航营商环境”专题讲座,聚焦合同风险防范、知识产权保护等热点,邀请法律专家现场答疑;面向乡村群众,培育基层“法律明白人”队伍,让他们带着法条走进田间地头,用方言解读土地承包、养老保障等政策,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

范文飞利用新媒体技术在网络普法阵地上“亮新招、出精品、树品牌”。在他的推动和参与下,南平市司法行政系统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平台,普法内容更加生动活泼,形式更加多样,吸引了大量年轻群体的关注,让法治声音传得更远、更广。

让普法成果可复制可推广

在一线普法的同时,范文飞还注重经验的总结与提炼。经过多年探索,他推动建立南平市“1+3+3”普法工作体系,为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法论。

“1”即深化精准普法机制,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普法从“广覆盖”向“提质效”转变;“3”即强化三大职能,将普法工作与服务大局、助企惠民、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让法治成为推动发展的“软实力”;另一个“3”即优化三大品牌,做优闽北“蒲公英”法治品牌、新媒体普法品牌、法治文化阵地品牌,形成“品牌引领、多点开花”的格局。

这套体系的落地,让南平普法工作成效显著。在第三届法治时代创新论坛暨全民普法40周年研讨会上,《南平市构建“1+3+3”普法工作体系》等8个创新案例经专家评审,入选2025年度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创新案例,入选数创历年新高,成为南平市推动“八五”普法规划落实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如今,范文飞依然保持着军人的精神,奔走在闽北的山水之间,他用智慧和汗水,为法治南平建设贡献力量。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