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10-22 14:40:16

连江法院“执破直通”让企业重获新生

作者:本报记者 林珊 通讯员 张佳玲 魏铭萱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24名职工119万元工资全额兑现,9106万元债务有序清理,连江法院的破产审判实践彰显“民生优先”的司法理念——

“执破直通”让企业重获新生

“当初被拖欠的工资全部都拿到了,我现在也开始了新工作,生活终于回到正轨……”近日,连江法院法官回访福建某电气有限公司部分原职工时,一名曾焦虑盼薪的职工师傅难掩激动。而该公司负责人也终于松了口气:企业债务已通过破产程序彻底厘清,昔日因债务查封的厂房,如今已有意向方上门接洽盘活,尘封多年的生产场地,正悄然酝酿新生。

位于连江县琯头工业园区的福建某电气有限公司曾深陷债务泥潭——46件执行案件悬而未决,24名职工的119万余元工资款遥遥无期,9106万余元债权与 427万余元厂房拍卖款的巨大差距,让企业陷入“执行不能”的困局。

连江法院“执破直通”机制的关键一击,让司法力量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破局之力”——

困局 :企业债台高筑,职工盼薪焦虑

“当时我们真的走投无路了。” 回忆企业困境,福建某电气有限公司负责人声音仍显低沉。2016年下半年起,这家从事配电箱生产、销售的企业因经营不善陷入危机,多方债务陆续到期,资金链彻底断裂。

经法院判决与执行,企业名下唯一可供执行的财产——位于琯头工业园区厂房被依法拍卖,扣除抵押权费用后剩余的427万余元执行款,面对9106万余元已确认债权,不过是杯水车薪,企业资不抵债的现实犹如一块巨石压在头顶。

更让人揪心的是24名职工的处境。这些被拖欠的工资,是不少人维持家庭生计的“救命钱”,有人要靠这笔钱供孩子上学,有人要填补日常开支缺口。那些寄到法院的信、打来的电话里,满是对“能尽快拿到钱”的期盼,也藏着对生活的焦虑。

破局 :“执破直通”搭桥,司法细节暖心

转机始于今年5月福建省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提交的破产申请。收到申请后,连江法院案件承办法官周文没有选择“一破了之”,而是启动了省高院2017年首创的“执破直通”机制——这项旨在打通执行与破产程序壁垒的创新举措,既能发挥强制执行力,又能激活破产拯救功能,恰好能为“执行不能”案件找到出口。

福州中院裁定受理破产申请并指令连江法院审理后,一场与时间的赛跑随即展开。“时间就是金钱,尤其是职工们的养家钱,一刻也拖不得。”在第一次工作协调会上,周文强调。随后,法院依法宣告企业破产,同日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可消息传来时,不少职工仍半信半疑:“这么多年了,真的还能拿到钱吗?”

疑虑的打消,藏在司法实践的细节里。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上,普通债权人李先生直言不讳:“法官,管理人报酬比例能不能降一些?我们本来就拿不到多少,再扣一笔,大家心都凉了。”按照规定,管理人报酬可按财产清偿总值分段提取,最高比例达12%,高比例会损害债权人权益,低比例又可能影响管理人积极性。周文没有机械套用规定,而是先走访调查管理人团队结构与工作负荷,再广泛征集债权人意见,组织多轮协商后,最终将报酬比例确定为6%——这一调整,为普通债权人多争取回19万余元,方案公布后各方均无异议。

新生 :职工全额领薪,厂房重迎机遇

破产审判期间,连江法院始终将职工权益放在重要位置。经细致梳理,该院共识别出24笔职工债权,总计119万余元。为让职工尽快拿到工资,法院指导管理人开辟“绿色通道”,对职工债权优先梳理、确认、公示,并明确在财产分配中予以100%清偿。

发放工资当天,一位在企业工作多年的老师傅握着钱感慨:“真没想到,这笔拖了这么久的钱还能全部拿到……谢谢你们!”对24个家庭来说,这笔钱不仅是收入,更是司法带来的安心。

如今,福建某电气有限公司破产程序正式终结,伴随其多年的46件执行积案也逐一化解,企业债务问题彻底清理。琯头工业园区里的那座厂房已卸下“债务包袱”,正等待新的投资者入驻,开启新的篇章。

据了解,该案是连江法院深化“执破直通”机制的典型案例。今年以来,该院通过这一机制精准界定“执行不能”案件,推动16家企业进入破产程序,有效化解执行积案111件。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