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切口”推动“大治理” ——诏安县检察院以公益诉讼激活基层法治效能 从为农民工讨回“揪心钱”到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从不留死角监督“白色污染”到筑牢个人信息“防火墙”;从保障残疾人“脚下畅通”到护航农田建设“高标准”……诏安县检察院的司法实践,始终紧贴民心,直击痛点。 如何让法律的刚性约束,化作直抵人心的暖意?一年来,诏安县检察院始终秉持“司法为民”初心,通过专题研讨、实地走访等举措,持续将法治精神转化为一件件可触可感的民生实事,交出一份份有温度、有力量的民生答卷。 “要不是检察院帮忙,我们的钱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要回来!”近日,农民工师傅在拿到被拖欠的工资后激动地说。这背后,是诏安县检察院积极参与根治农民工欠薪专项行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持续努力。 该院通过落实安薪计划工作机制,建立支持劳动者起诉“绿色通道”,为劳动者撑起了法律的“保护伞”。2024年以来,已成功帮助数十名劳动者追回欠薪、补偿金逾百万元,让“辛苦钱”不再成为“揪心钱”。在守护劳动者“钱袋子”之外,诏安县检察院聚焦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针对食品药品安全领域违法行为精准发力,以司法为民的实际行动守护民生关键领域。 “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可能导致白色污染,破坏生态环境,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近日,诏安县检察院聚焦这一民生关切,因整改工作涉及多个行政主体合力解决,诏安县检察院组织召开了一次性塑料吸管专项监督活动检察建议听证会。此次听证明确了各相关行政机关的法定职责,解决了整改涉及多主体的协同问题,以公开听证的形式强化监督效力,推动行政机关重视一次性塑料吸管违规使用问题,既让行政机关整改工作接受社会监督,也向公众传递了环保理念,实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 诏安县检察院既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更通过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诉请判处惩罚性赔偿、责令违法者在媒体公开致歉,形成“惩治+震慑”的闭环效应。同时开展“食药安全益路行”公益诉讼监督活动,聚焦食品添加剂规范使用、药品和医疗器械进货查验、入网餐饮服务监管等痛点,持续向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源头治理。 从护好劳动者“钱袋子”到守牢群众“舌尖安全”,诏安县检察院以依法履职的实际行动,把公平正义融入民生实事。 在民生关切的细微处,司法关怀从未缺席。诏安县检察院发现部分乡镇村务信息公开时,未对居民身份证号码等敏感信息去标识化,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隐患。该院并未止步于“就案办案”,而是主动靠前履职,依法向相关乡镇制发检察建议,既督促其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对已发布信息完成去标识处理,又推动强化村务信息审查流程,以层层举措为群众个人信息筑牢“防火墙”。 除了守护个人信息安全,针对残疾人交通出行需求,检察关怀同样细致。诏安县检察院开展实地线索排查,发现辖区部分盲道存在破损、被占用等问题后,迅速向相关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限期整改,让特殊群体出行更安心。 在民生“小事”的保障之外,检察力量同样下沉至乡村振兴领域。在服务乡村振兴阵地上,诏安县检察院针对辖区部分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不达标、后期管护薄弱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督促主管部门强化质量监管、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加大设施管护力度。该院以司法护航的实际行动,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注入检察动能。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诏安县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将“司法为民”的初心使命转化为一次次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精准履职与温情守护。从体察民生的“小细节”,到护航发展的“大场景”,他们始终以依法履职的坚实行动和延伸服务的检察关怀,持续释放法治的力度与温度,真正让司法的温度直抵民心。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