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福建省第十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的领奖台上,安溪县公安局民警廖江峰接过个人综合一等奖证书。灯光下,他指尖的薄茧泛着淡淡的光——那是无数次按压、包扎、演练留下的印记,也是他将“守护”二字练成真本事的证明。 廖江峰与急救的缘分,要追溯到警校的一堂急救课。那天,他看着老师用心肺复苏让模拟人“恢复呼吸”,心头忽然一震:原来,民警的手不仅能护平安,还能抢回生命。这个想法,在廖江峰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2023年5月的一次执勤,让这颗种子发了芽。当时,一名群众骑车摔断小腿,在缺乏专业器材的紧急情况下,廖江峰用树枝和鞋带做了简易固定,为受伤群众争取了宝贵时间。但当救护车远去,廖江峰却在心里问自己:“如果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我能不能做得更好?” 从那天起,廖江峰的抽屉里多了本泛起边角的《应急救护指南》,手机里塞满了急救视频。别人午休闲聊时,他却对着视频练按压手势,将“心肺复苏按压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止血带绕圈不超过两圈,记录使用时间,每隔45-60分钟松解一次”等要点写满笔记本。吃饭时,廖江峰也在琢磨不同部位骨折的固定方法。有一次,同事见廖江峰对着抱枕练海姆立克手法,打趣地说他走火入魔,他却认真回答:“真遇到人噎住,越快越准越好。” 2024年8月,安溪县公安局组织应急救护线下实操培训,廖江峰第一时间报名。他把较真劲儿拉满:跟着教官纠正按压姿势,手掌根必须贴紧模拟人胸廓,胳膊要绷直,用腰腹发力,练到手臂酸痛抬不起来时,歇会儿又跪回垫子上继续;学创伤包扎时,他反复调整三角巾的角度,指尖磨出茧子也不在意,直到能在一分钟内完成标准的头部包扎。培训结束后,廖江峰顺利拿到救护员证,并因表现突出被推荐参加全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这才有了领奖台上的亮眼成绩。 载誉归来,廖江峰没有把技能束之高阁,而是主动当起警营的“应急救护小教官”。他结合民警执勤场景备课。讲心肺复苏时,他提醒“出警遇到交通事故,要先护好伤者脊柱再施救”;教创伤救护时,他强调“要记清绑扎时间,根据包扎部位适时完成一次松解”。“一个人会急救,就能帮一次忙;更多人掌握,就能多护一片平安。”这是廖江峰常跟同事说的话,也是他正在做的事——把“救护技能”变成警营里的“共同本领”。 “细”与“实”,是廖江峰的心得,也是他日常工作的“金钥匙”。办案时,他像核对急救步骤一样抠细节:盗窃嫌疑人的衣着体态特征、电诈分子圈套中的漏洞、卷宗笔录里的微小出入……他带着急救时的耐心走访社区,辖区独居老人多,他便把自己的手机号存在老人家的通讯录里,并多问一句“药够不够用”“煤气灶关紧了吗”。正如社区的陈大爷所说:“小廖给我的感觉不像来上班的,倒像咱们社区的‘自家孩子’,谁家有事儿他都记挂着。” 如今,廖江峰家的书桌上,急救证书、个人三等功勋章以及各类表彰证书整齐摆放。这位把“守护”练成真本事的民警,从来不是靠某一份荣誉出彩,而是用从实践中学来的“真功夫”,把每一份工作都做进群众心里,把“守护”二字,写得又细又实。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