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10-22 14:39:47

龙岩市探索德法共治的“闽西路径”

作者:徐林煌 阙源隆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引客家文化活水 润基层治理之田

——龙岩市探索德法共治的“闽西路径”

龙岩市是我省重要的客家祖地,拥有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客家家训和相沿成习的村规民约蕴含着丰富的治理智慧。近年来,龙岩市将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化、乡规民约、诚信精神等精髓融入基层治理,形成德法共治的“闽西路径”。

深耕客家祖训家规

今年6月13日,在永定客家家训馆内,“土楼传家训”家风故事分享会正流淌着温情。优秀巾帼宣讲员代表和湖坑镇妇女群众代表等3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聆听家风故事,感受优良家风的温暖与力量。这是龙岩市深耕客家祖训家规的一段生动剪影。

近年来,龙岩市广泛开展“我的家训家规”“我的家风故事”“十佳优秀族规家训”等征集及评选活动,系统收集、整理客家祖训和家规家训中所蕴含的“和贵”“规矩”“向善”“崇法”等法治元素,通过建立客家家训馆、编印普及读本、开设专题展览、纳入中小学地方课程等方式,进行系统研究和大众化传播,让客家传统文化成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宝贵资源。

村规民约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重要“约法”,对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具有重要作用。龙岩市注重将客家祖训家规中倡导的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爱护环境等内容,结合法律法规和现代治理要求,转化为具有约束力和认同感的现代村规民约,使其成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行为准则。

涵养客家传统文化

2022年7月29日,龙岩市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六次会议,会议通过了《龙岩市客家文化保护条例》。据悉,这是全国首部专题规定客家文化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标志着龙岩市客家文化保护法治化、规范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在开展客家文化保护专门立法的同时,龙岩市响应国家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客家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和谐等理念融入多领域立法,制定出台《龙岩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龙岩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等实体性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22部,通过客家文化的“柔性”表达,使原本专业的法律术语更易于被群众理解和接受。

行政执法与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更需要站在群众的角度、顺着群众的思路去剖析问题、解决问题。龙岩市坚持将客家传统文化运用到行政执法全过程,在行政执法中融入客家“和合”理念,在全市推行柔性执法,规范开展包容审慎监管执法,编制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免予处罚事项“四张清单”累计846项,使行政执法既符合法律公正要求、又得到当事人内心认同,行政执法的公信力不断提升。

创新客家治理机制

2024年12月17日,中央依法治国办编写的《市县法治建设案例选编》正式发布,龙岩市“才溪1334工作法”赫然在列。该工作法是龙岩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融合“以人为本”“包容开放”等客家精神、创新探索依法治理机制的缩影。

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方面,更是处处都能感受到客家文化的温情。龙岩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枫桥经验”本土化,将客家“以和为贵”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调解工作,建立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探索出“引入客家家训止纷争”“搭建客家乡里乡亲解纷平台”“借力客家贤能解纠纷”等社会矛盾纠纷“客家解法”,打造“客家枫桥”调解品牌,走出一条基层善治新路径。

“乡里乡亲”工作队伍是龙岩市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龙岩市注重发挥“地熟、人熟、事熟”的宗族长辈、“叔公头”、楼主、老党员等“乡里乡亲”群体在基层依法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优中选优培养“法律明白人”14570名、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893户,使之成为基层法治建设的“播种机”和矛盾调处的“和事佬”。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