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10-24 17:23:19

记罗源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反诈民警连圣楷

作者:本报记者 陈钦祥 通讯员 薛诗婷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群众“钱袋子”的守护者

——记罗源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反诈民警连圣楷

从警校学子到反诈尖兵,29岁的罗源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反诈民警连圣楷用3年从警生涯,在数据洪流与诈骗迷雾中开辟战场。他以“快、准、实”的工作作风,将大数据分析转化为追赃挽损的“加速器”、打击犯罪的“手术刀”、宣传防范的“导航仪”,成为群众财产安全的坚定守护者。

群众的“止损卫士”:18小时追回11万元

“因为自己一时糊涂被骗,若不是民警处置及时,我多年来的积蓄差点就没了!”日前,受骗群众领回失而复得的钱款,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反诈战场,每分每秒都关乎群众的“血汗钱”。今年9月的一天晚上,一通紧急报警电话打破夜的平静:一名群众被骗走16万余元,事发后,被骗群众立即向松山派出所报警。

罗源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立即介入,连圣楷第一时间锚定核心目标:“一定要尽力追回被骗钱款”。快速厘清资金流向后,连圣楷发现被害人多笔钱款已流入某对公账户。从当晚10时到次日凌晨1时,3个小时里,连圣楷10余次拨打相关客服等电话,耐心沟通、精准提交涉案材料,反复申请订单拦截。

凭借连圣楷“不放弃”的韧劲,最终在案发18小时内,为被害人挽回11万余元经济损失,用行动诠释“追赃挽损必须与时间赛跑”的反诈信条。

“与诈骗分子的较量就是比谁更快。”在连圣楷看来,反诈就是和骗子抢时间、抢人,多争取一秒,群众就少一分损失。

犯罪的“研判猎手”:破获158起类案

紧盯闪烁的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多年来,连圣楷以数据为刃,穿梭于海量数据洪流,拼搏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

“侦查研判不能只停留在‘找线索’,更要服务刑事诉讼、形成打击闭环。”这是连圣楷深耕涉网犯罪领域的心得。

近期,个体工商户收款二维码洗钱犯罪高发,这类新型犯罪手法隐蔽、跨域性强,打击难度极大。面对难题,连圣楷从发案原因、洗钱手法、打击方式到金融业管控、法律适用等维度展开深度分析,一步步摸索出一套独有的“商户码洗钱犯罪技战法”。他还主动对接检、法部门,确保研判成果符合司法标准,推动打击工作依法高效推进。

最终,连圣楷带领团队打击了5个商户码洗钱团伙,破获本地案件5起,更串并起全国范围内158起同类案件,让数据“说话”,让新型网络犯罪无所遁形。

“每阻止一起诈骗,就是守护一个家庭的幸福。”连圣楷把每一次精准拦截、成功劝阻都化作万家灯火的安宁,在无形的反诈战场上,他用智慧和汗水让百姓的钱袋子捂得更紧。

反诈的“传声使者”:让法治宣传入脑入心

反诈宣传要高效,关键在精准滴灌。“反诈不是‘一阵风’,要让防范意识真正扎根群众心里。”连圣楷深知,大数据时代的反诈宣传,既要靠“技防”建模预警,更要靠“人防”入脑入心。

面对海量的金融、通信、互联网数据,连圣楷针对不同诈骗类型搭建精准模型,提前识别高风险人群。“我们还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引入话题,讲述身边人身边事,让大家有更强的代入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反诈宣传效果。”连圣楷说。

针对校园学生、企业员工等不同受众,连圣楷量身定制宣传方案。进高校时,用“案例+互动”讲清“校园贷”“刷单返利”的诈骗陷阱;入企业时,用“法律+数据”解读“对公账户”诈骗、“冒充领导”诈骗的套路。

一次次接地气的宣传,让反诈知识从“纸上”落到“心上”,为构建全民反诈防线注入了青春力量。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