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百姓眼中“省城来的村干部”

2016-09-13 09:18:06 来源:福建法治报
  从“头”做起让群众不生分
  对于唐英斌来说,一到蹲点的顺昌县郑坊镇上坊村,的确有种找不到北的感觉。报到那天,瓢泼大雨,村部四处渗漏,礼堂屋顶颓陷,条件简陋到没有适合女同志方便的地方。
  “一条路、一个村部、一个公园”的短期工作目标在第一次村民会上提了出来。
  “吹牛吧,一年时间能变出来?”“听说也就是省劳改局的一个科长,有这么大的能耐?”
  唐英斌苦口婆心做宣传,挨家逐户忙走访。结果是,你说你的,他听他的。毕竟,“空心村”“空壳村”让村民已经对自己的村子心灰意冷,习以为常了。
  改变就在一件小事上。

 省戒毒局干部陈穗(右二)下派到松溪县渭田镇董坑村任第一书记,走访村民。
  一天晚上,小唐在村民肖帮积家串门,听说村里连一家简单的理发店都没有。村民剃头都要到十几公里外的镇上,不仅耗时,还多花路费。
  小唐整宿睡不着:“我们说关心群众生活,怎么关心?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要做的工作。”次日,小唐随村主任跑到镇上,找到了上坊籍在镇里开理发店的村民李某,协商好由村委支付往返路费,每月定期到上坊村帮助村民剃头。
  困扰群众几十年的剃头问题一夜之间得到解决,村民对这位省城来的干部开始刮目相看。
  从“头”做起的故事传遍下坊,之后的工作极其顺利。拿扩宽乡间道路来说,此前村民也曾说要“有样学样”,在征地时“敲”一点补偿款,看到小唐一心一意为下坊人办事,他们没提任何条件。
  就这么一年,村级综合活动场所建起来了,村里危险地段加固了,村部无线网络也连上了;上坊到下坊四个自然村全部布设了路灯,主村入口道路整体改造完成,在城里才能见到的公园在上坊村也有了。
  笔者在修缮一新的村礼堂老人活动中心见到85岁的陈奇恩和84岁的余康生两位老人。他们刚听说村里通往县城的一条公路硬化项目马上就要动工,高兴得连连说:“做梦都在想啊!”在宁波市开饮食店回来探亲的官昌议抱着孩子坐在村民网吧浏览经济信息。他说:“村里通了公路,有了互联网,我会考虑回下坊发展,毕竟这才是自己的家。”
  如果说唐英斌是从解决村民“剃头难”问题入手,获得老百姓信任的话,那么,下派在仁寿镇桥下村的陈明峰则是从解决群众“出行难”开始赢得民心。
  桥下村有条通往镇区的便道,虽然才700多米,但年久失修、坑洼不平,村民反映多年都没有结果。2014年4月,从省司法厅机关选派担任仁寿镇桥下村第一书记的陈明峰在听到老百姓的抱怨后反复思考:“不平则鸣,群众怨言多说明我们工作没有做好。”在组织村两委干部商议后,决定通过“一事一议项目”资金,首先把路的问题解决好。很快,投资11万多元的路修好了。竣工那天,村民自发点燃鞭炮,敲响锣鼓,既是庆祝,更是感激。
  “从头做起”,既是一种工作态度,更是一种百姓情怀。
  都说万事开头难。无论是任期三年的下派第一书记,还是仅仅一年的驻村蹲点干部,省司法厅七位同志初来乍到都会遇到同一个问题:从何做起?
  答案已经体现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上,那就是:不忘初心,办好实事。